山西煤企的“绿色”账单:念好“生态经” 固废再生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11





  煤炭富饶的山西在担负国家能源安全重任的同时,也在生产、运输、利用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今他们越来越注重背后的“绿色账单”。


  “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访多家煤企发现,过去,采煤产生的煤矸石、矿井水等废物,随着技术提升、“双碳”理念深入,逐渐变废为宝,绿色收益皆可观。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岩石,约占煤炭产量的15%,长期堆放,侵占土地资源,污染环境。2016年,山西省政府下发相关治理文件,要求加快解决固废堆存为主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探索破解煤矸石综合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许多煤矿走出不同路径。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西焦煤”)西山煤电杜儿坪矿建矿60余年,煤矸石一直在老西沟堆存,山头常年自燃,植被破坏、扬尘漫天。


  “我来矿上上班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倒矸石,拉到沟边,车斗一翻,‘哗啦’一下倒下来,当时也没有覆盖的概念。”在杜儿坪矿工作20多年的环保健康中心主任白保元告诉记者,而今,煤矸石的“绿色”处理已成常态,灭火处理、平台整形、黄土碾压、覆盖绿化,现已恢复治理成约21.9万平方米、种植30余种绿化草木的绿山。


  山西焦煤旗下另一家煤企山煤国际经坊煤业,因位于长治市上党区主城区,属典型的城中矿,周边聚集2万余居民,不具备填埋条件。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付中华说,近年,在环保高压态势下,矿区不断以“双碳”为目标倒逼技术进步、管理创新。


  记者在该矿区看到,产煤区、仓储区、洗煤车间、新型建材厂分布其间。产煤区煤矸石通过封闭通道,传输到建材厂,被磨成粉状的煤矸石与其他物质配比后,经传输带进入制砖生产线,烘干、烧制、降温,7天后,矸石成砖。


  上述过程产生的废热通过降温处理,为办公区、生产区、井口防冻以及职工洗浴提供热源,替代矿区全部燃煤锅炉,年节约标煤1万余吨的同时,也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


  “以前处理1吨煤矸石需要25元运费、25元处置费。”付中华介绍,建材厂建成后,年可消耗矸石20余万吨,年节约矸石处置费920余万元,年可减少矸石占地25亩。


  减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也是山西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之一。太原下辖古交市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古交兴能电厂,是全国典型的燃用洗中煤坑口电厂,所用燃料为周边5个选煤厂的洗中煤、煤矸石和煤泥。


  2018年,随着三期投产,古交兴能电厂承担7600万平方米供热任务,占太原市总供热面积的36%,替代供热区域内大量的中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房及“城中村”小锅炉,以及321台分散燃煤采暖锅炉。


  这一改变使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排放量分别减少218万吨、6.8万吨、3.3万吨、2.9万吨。


  电厂建立初期,环境污染的主要压力来自火力发电带来的粉煤灰。电厂副总经理杜慧文说,电厂每年需处理粉煤灰150万吨,部分粉煤灰运往水泥厂制作水泥,剩余的多被填入沟谷,引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同属西山煤电且与该电厂相距不远的屯兰矿,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2020年,屯兰矿通过技术创新,将粉煤灰制成浆液,充填到离层空间,用于防止采煤造成的地表塌陷。仅22301工作面,消耗粉煤灰80余万吨。节能、减排、增效,一举多得。


  用矿井抽采瓦斯发电、供热,用处理达标的矿井水浇树、养鱼……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能源大省山西正在经历一次“脱胎换骨”。


  转自:中新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