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退税服务 支持甘肃企业加速“出海”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14





  不到2个工作日,出口退税款就能退到企业账上;为投资“一带一路”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今年前7个月办理出口退(免)税4.6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6.39%……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完善出口退税服务监管新机制,持续推进分类分级管理,帮助外贸企业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加速“出海”。


  退税办理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


  夏末秋初,随着桃子、苹果等新鲜水果的陆续上市,甘肃省农产品出口企业进入了业务高峰期。


  为帮助“甘味”农产品加速开拓海外市场,甘肃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办理流程,积极拓展提醒服务和预约服务,大力推广出口退税全流程“无纸化”“非接触式”网上办等便利措施,进一步压缩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


  天水旺润商贸有限公司是天水市农产品出口重点企业,企业的苹果、核桃等农副产品销往俄罗斯、尼泊尔、越南等国家。前不久,企业申报了261万元的退税,不到1天就收到了退税款。“每到申报期,我和财务都会收到短信和电话提醒,退税申报只需在电子税务局提交就能办理。”负责人闫刚说。


  对应季出口企业而言,时间就是订单,现金流就是生命线。为保证出口企业能尽快收到出口退税款,甘肃税务部门建立出口退税专人负责制,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管机制,对出口退税实行集中、集约式管理,实时跟进、层层跟踪出口退税办理进度。同时,打通受理、审核、复审、核准、开票五个步骤的完整链条,加快出口退税从“纸面数据”到“账上资金”的转化速度。


  兰州市税务局派出业务骨干前往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调研,为公司量身定制《兰州市税务局服务“中甘国际”国别税收政策指引》,为其12家海外公司财务人员开展一对一跨国视频连线涉外税收政策辅导,帮助企业充分掌握东道国税制情况,提升国际税收风险防范能力并持续做好跟踪问效涉税服务。


  甘肃省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负责人梁文波介绍,为支持企业加速“走出去”,目前甘肃出口企业正常退税平均办理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其中一、二类企业正常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陇税帮办”提供全周期服务


  “税务部门主动上门为我们提供团队化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办理了出口退税业务。”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马育梅说。


  甘肃金风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风力发电机组整机生产企业。2022年,企业凭借领先技术和过硬质量,与乌兹别克斯坦签订了111台风力发电机组整机订单合同。自企业发生第一笔出口业务至今年7月,出口总额达到1.48亿美元。


  酒泉市税务局获悉企业出口信息后,第一时间组建辅导团队,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辅导,帮助企业顺利办理出口退税。“目前,企业已收到出口退税款1.33亿元,为我们缓解了资金压力。”马育梅说。


  为帮助出口企业顺利经营,甘肃税务部门不断深化“陇税帮办”服务品牌,推行“一户一册”管理模式,为每一户出口企业提供专员式、全周期、跟进式服务,有效助推税费政策直达快享。


  梁文波介绍,税务部门融合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可视答疑直播、“陇税帮办”平台和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组建“多位一体”税企互动平台,就出口退税政策、系统操作流程、便利服务举措采用多种渠道积极宣传辅导,实现政策精准定位、靶向推送,推动提升出口退税涉企服务工作质效。


  多部门联合帮企业防范风险


  综合保税区一般税收规定是什么?区内试点一般纳税人的特殊规定有哪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有没有什么政策?……近日,兰州新区税务局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组织开展了一场涉税风险防控的税收政策培训会。


  “我们结合税收征管规范和风险案例分享,对相关企业进行税收风险事项提醒、法律责任提示,帮助企业规范业务、增强风险识别力和判断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兰州新区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欣说。


  近年来,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已成为甘肃省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经济区域。为进一步防范和化解企业贸易领域风险,兰州新区税务局认真了解区内企业发展现状,与海关等相关部门就优化税收管理及防范涉税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常态化专题研究,帮助企业化解税收风险。


  围绕出口退税企业反映的迫切需要和突出问题,甘肃税务部门联合省商务厅面向全省外贸企业广泛宣传出口退税便利化服务举措,由基层网格员开展兜底服务,面向出口企业一对一送政策、解难题。


  “根据全省外贸企业所处不同成长阶段的服务需求,我们从政策落实、系统操作、风险防范、难题纾解等角度进一步细化制定针对性服务举措,持续跟踪推进服务,全程护航外贸企业健康发展。”甘肃省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处处长方晓芬说。(记者 金琳)


  转自:中国税务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