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网卫星密集发射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2-26





  近日,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计划到2018年年底我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35颗北斗三号卫星将为全球提供服务。
beidou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言人冉承其表示,从2012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服务以来,北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应用快速发展。2016年中国国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达到2118亿元,预计2017年超过2500亿元、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乐观估计,2020年国内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
 
  北斗闯出自主创新之路
 
  从1994年正式启动建设,到2003年北斗一号系统开通运行;从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到2017年拉开全球组网“战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路披荆斩棘,闯出了一条中国式自主导航之路。
 
  冉承其表示,北斗系统立足国情富有特色,国际首创混合星座设计,开创导航定位、短报文通信、差分增强融合技术体制,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入选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
 
  其中,北斗二号性能稳中有升。5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定位精度由10米提升至6米。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形成全国“一张网”,可提供实时厘米级高精度服务。建成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具备对北斗、GPS、格洛纳斯、伽利略四大系统的监测评估能力。
 
  北斗三号组网大幕也已拉开。2017年11月5日,首批组网双星成功发射。2018年1月12日,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到2020年,将发射35颗北斗三号卫星。
 
  冉承其表示,北斗三号继承北斗特色,对标世界一流,增加星间链路、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播发性能更优的导航信号。同时将发射5颗试验卫星,星载原子钟天稳定度达E-15量级,定位精度2.5-5米,较北斗二号提升1-2倍。
 
  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
 
  近期,支持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频现。
 
  1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将达50%、实现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全覆盖。1月18日,交通运输部与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印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公开版)》,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交通运输全领域实现应用。
 
  冉承其表示,2012年北斗宣布开始提供服务。5年过去了,目前已形成北斗完整产业链,北斗在国家安全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正在催生“北斗+”融合应用新模式。
 
  据冉承其介绍,目前,北斗已在公安、交通、渔业、电力、林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正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480万辆营运车辆上线,建成全球最大的北斗车联网平台,相比2012年,2016年道路运输重大事故率和人员伤亡率均下降近50%。公安出警时间缩短近20%,突发重大灾情上报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应急救援响应效率提升2倍。全国4万余艘渔船安装北斗,累计救助渔民超过1万人,已成为渔民的海上保护神。基于北斗的高精度服务,已用于精细农业、危房监测、无人驾驶等领域。
 
  同时,北斗应用也由“高大上”转为“接地气”,日益走近百姓生活。5年前,国内没有一片国产北斗芯片。现如今,已有坚强的“北斗芯”。国产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目前,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现如今,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北斗正成为标配。摩拜单车已全面支持北斗卫星定位;ofo小黄车推出了北斗智能锁。
 
  此外,支持北斗的手表、手环、学生卡,更加方便和保护人们日常生活。以北京为例,3.35万辆出租车、2.1万辆公交车安装北斗导航设备,实现了北斗定位全覆盖;1500辆物流货车及1.9万名配送员,使用北斗终端和手环接入物流云平台,实现了实时调度。
 
  北斗融合互联网也催生新业态。2016年发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编制;成立国家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北斗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建成高精度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推出全球首个支持北斗的加速辅助定位系统,服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突破1亿,日服务量达2亿次。
 
  据冉承其介绍,目前国内从业企业超过1.4万家,从业人员超过45万人,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5%,2016年突破2118亿元,北斗贡献率超过70%,预计2017年超过2500亿元,北斗贡献率可达80%。
 
  北斗正在加速融入世界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北斗已成为代表中国的又一张闪亮名片,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北斗已经走出国门,正加速融入世界,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推广应用成为世界焦点。
 
  2016年11月,我国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北斗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目前,已在马来西亚等国智能港口、精细农业、智能交通领域提供服务。
 
  冉承其说:“‘一带一路’沿线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重要覆盖区域。所以在2018年底要发射18颗左右的卫星,可以优先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同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以及中国已有成熟应用方案的推广使用。”
 
  如今,我国已与南亚、中亚、东盟、阿盟、非洲等国家和组织建立合作机制,举办“北斗亚太行”“北斗东盟行”、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中沙卫星导航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加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同时,全面开展与大国合作。成立中俄卫星导航合作项目委员会,中美、中欧卫星导航合作工作组。开通中俄卫星导航联合监测平台,与美国、俄罗斯分别签署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为多系统实现共赢,全球用户享受更加高效、可靠服务做出中国贡献。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北斗发展步入新时代。冉承其表示,中国将于2020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北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基于北斗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届时北斗将以崭新姿态、更强能力、更好服务,造福人类,服务全球。(记者 李争粉)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