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加强对电商征税建议引发淘宝强烈反击


时间:2013-03-08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今天下午,淘宝网发布了一条长微博,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下子收到6000多条评论的指责,确实不好受。我们理解但不同情您。说实话这跟不公平竞争无关,但和您对创业者的态度有关。您也小过,也像今天的创业者那样“农民工”过……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从自身的问题检查起。互联网摧毁的不是传统企业,而是以自身利益为中心,自以为是的传统思维。您看呢?

  这段话看似莫名其妙,其实大有深意。它明显是冲着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去的。张近东委员在参加今年的政协会议时,一共准备了6份提案,其中5份都指向了电商,最引人瞩目的一条就是建议对电商加强征税。

  行业专家梁振鹏认为,张近东虽然提议对电商征税,但是并不针对所有人,而是仅仅针对那些打着C2C名义,实际上进行B2C经营的商家。

  梁振鹏:张近东主要针对的是淘宝网上名为C2C就是个人对个人,其实是B2C的商家,他应该不是针对在淘宝网上开一个小店的个人,淘宝商家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都没有必要去对他们进行征税。

  张近东在提案中称,我国当下电商交易的90%是以C2C的形式从事B2C的交易,约一半交易量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进而导致假冒产品充斥、侵权现象严重;同时,非注册经营、非税销售等行为导致行业不公平竞争,正规注册经营企业成本高企,劣币驱逐良币。

  在这之前,苏宁的名字刚刚由“苏宁电器”改成“苏宁云商”,大举进军电商行业的态度相当明显。现在加强征税,是否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梁振鹏表示,不用为这个担心,因为苏宁作为一家由传统零售企业发展出来的电商,根本就无法避税。

  梁振鹏:对于苏宁来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因为苏宁目前这个B2C大的综合商城上销售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提供发票的,在避税环节苏宁是避不了的。

  张近东加强征税的建议,对于国内电商行业的老大淘宝来说,听着相当刺耳。有分析指出,张近东这个建议直指淘宝,目的就是打击竞争对手。但是如果从数据上看,两者却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在2012年11月11日“光棍节”期间,淘宝和天猫的交易额高达191亿元。相形之下,发展电商业务仅有3年的苏宁易购虽然增速领先,但2012年全年销售额仅为183亿元。行业专家梁振鹏表示,虽然苏宁销售额不高,但是有很大的野心。

  梁振鹏:苏宁现在进军电子商务领域,他的野心很大,因为苏宁内部也提出要打造万亿苏宁,综合线上线下,要完成这个目标就不仅仅只是作像京东商城目前一年营业额只有几百亿的B2C商家,他还将自己的目光瞄准了像天猫商城、淘宝网这样销售平台更大的B2C企业,苏宁之前跟京东商城打、跟天猫商城打,现在又跟淘宝网打,可以看出苏宁是想进军各个电子商务领域。

  对于张近东的建议,淘宝网官方微博上回应说,“我们不反对电商征税,但我们反对在今天这个时期征税。”因为对这些辛苦工作的小店主征税,就是对他们的希望征税,对他们的未来征税。

  除了政协委员张近东之外,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商超连锁企业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也提出建议,希望规范电子商业的缴税行为。王填表示,与实体店铺相比,网络购物“不开发票,不上税”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这对实体零售不公平。

  王填引用一项调查称,目前网络购物开票金额仅30%,70%未缴纳任何税费,仅阿里巴巴网络平台经营的商铺2012年漏缴税、费超过350亿元,全国平台型电商漏税超过1000亿元。对于这个说法,淘宝提出了深深的质疑。它在微博中质问王填:“请问:350亿漏税数字是如何得出的?1000亿漏税数字又是如何得出的?”

  虽然无法准确判断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漏税金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淘宝和天猫的营业额真的是一个天文数字。根据阿里巴巴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1.2万亿元,约为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7%。这其中,淘宝和天猫2012年的交易总额达到1万亿元,相当于全国连锁百强的年销售总和。

  尽管淘宝和天猫拥有天文数字一般的销售额,但是行业专家梁振鹏仍然预测,未来在电商行业B2C取代C2C是大势所趋。

  梁振鹏:现在从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门店都属于零售业,中国零售业发展之前的这二三十年,是从以个体的零售商店为主,散摊、集市市场、批发市场等如今都被正规纳税的连锁百货、连锁超市、便利店等取代了。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也会延续这样的老路,会被规范,能够提供正品行货和发票的、有诚信的B2C商家会越来越更多的取代互联网上那些C2C商家或是不能提供发票和正经行货的商家。


来源:中国广播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