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国家电产销受到疫情影响,开局略显低迷,但市场整体升级趋势得到延续,终端市场价格走高,创新型产品、集成化、智能化及高品质产品受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近日发布的 《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如是指出。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执行副主任吴海涛表示,一季度特别是3月份制造业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自疫情以来持续坚挺的线上消费在此轮疫情中也受到拖累。展望年内的家电市场前景,随着消费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得到重视,大件消费将更好地扮演政策抓手的角色,家电节能补贴等促消费措施的效用将更加明显。作为家电行业的主体,生产和流通企业都应当充分借力政策东风,在提升产品结构,提高服务能力,改善自身盈利情况等方面再上台阶。
传统大家电规模下滑
会上,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杨征对 《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进行了解读。
2022年一季度家电行业国内累计销售额1540亿元 (品类涉及彩电、白电、厨卫、小家电产品),较上一年同比下降12.3%。另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1-3月我国家电产品出口额累计1370亿元 (人民币值),同比下降7.3%。各地疫情频发导致线上线下销售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线上零售额同比下滑4.4%,线下零售额同比下滑幅度达到19.4%。
数据显示,传统大家电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的零售额约占我国家电行业整体内销额的60%,今年一季度彩电、空调、冰箱(含冷柜)、洗衣机 (含干衣机)国内市场零售额为874亿元,同比下降14%。在上述六类产品中,只有干衣机产品出现了65.8%的增长,其它品类降幅均在两位数以上。传统大家电由于进入消费者家庭较早,普及率较高,当前市场以主动升级为主,最直接的发展趋势是规格向大、性能增强、功能更丰富。产品结构的升级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动了终端市场价格结构变化。部分品类低端机型虽然还保持着一定的销量,但整体上中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呈增加趋势。传统大家电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产品在固有维度上难以获得突破,因此部分企业尝试开辟新的赛道,比如彩电中的激光电视、多种显示技术,新风空调等。
新兴品类处在上升通道
疫情的反复导致居民消费意愿受到抑制,原本应该迎来销售旺季的厨卫电器在一季度的表现不及预期,整体销售规模同比下降9.7%,但集成灶、洗碗机等新兴品类仍处在上升通道,市场规模分别同比增长31.5%、17.7%。
传统厨电方面,大火力燃气灶、大吸力油烟机市场渗透率持续增长。嵌入式洗碗机一季度在线下洗碗机市场的零售额占比已达到87.0%。集成灶作为集成厨电的代表,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其中蒸烤集成灶产品在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占比达到55.0%。
市场需求疲弱的小家电市场延续了上年四季度的表现,内销规模同比下滑10.3%。厨房料理类、家居环境类大部分品类近两年缺乏有效的创新,市场热度有所下降,其中电饭煲由于较强的刚需属性,表现尚显坚挺,而作为可选品类的料理机,步入品类瓶颈期,品牌大规模退出。清洁电器在2020年疫情后,由单一的吸地、拖地功能,整合并加入了拖布自清洁功能,进入市场的二次爆发期,洗地机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增长型品类,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接近百亿元。
政策力促家电换新
随着国内局部疫情压力缓解,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大,经济有望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在旅游、餐饮、交通等服务型消费受到疫情抑制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家电节能补贴等促消费措施将有望为略显疲软的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2022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针对废旧家电回收,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月发布了 《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对纳入 “绿色回收责任名单”的家电生产企业,优先支持其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并在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审批时优先支持。另外,家电产品智能化已成趋势。头部家电企业和科技企业纷纷从自身所长出发,抢滩智能家电市场,涉足全屋智能家居市场。今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第十七条明确提出 “推动统一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标准,探索建立智能设备标识制度”。这一重磅文件触及制约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痛点,并将其纳入顶层设计。未来随着相关标准和标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智能家居相关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并带动家电上下游产业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2022年第一季度,尽管部分地区疫情持续反复,叠加原材料成本提升等不确定性因素,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高端化、场景化、多元化的市场趋势不变,各家企业正加速布局,抢占市场。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对于2022年全年家电市场,企业想要破局增长困境,除了要不断提升自我 “硬实力”外,还要精准抓住用户需求,顺应消费趋势,以差异化产品助力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稳定发展。(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