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因素累积增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0-24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近日出炉。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9月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


  向好因素累积增多


  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四大宏观指标来看,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经济增长4.8%,其中一季度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指标波动幅度并不大,且在预期目标附近。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上半年也是5.1%,调查失业率总体比较稳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前三季度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另外,今年以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贸形势总体好于预期。


  受政策效应的影响,9月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在9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重要会议召开以后,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这些政策极大增强了市场信心和活力。


  从生产角度来看,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8月回升0.9个百分点,这是在工业增速下滑4个月以后的首次止跌回升;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5.1%,比8月提升0.5个百分点。另外,从需求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月增长3.2%,比8月提升1.1个百分点。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跟1—8月持平,这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多月下滑以后首次止跌回稳。股市和房市市场活力也在增强。8月沪深股市股票成交量为下降15.3%,但9月大幅增长,成交量增长32.7%。国庆期间,居民看房量、房地产的成交量明显回升。


  盛来运认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稳定增长、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和增量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有些政策还要有落实的过程,希望各地抓紧出台相应的细则,加力落实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使这些政策能够释放出更大潜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


  房地产市场筑底信号明显


  近期,有关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不断出台,各地也纷纷放松对房地产市场交易的限制。从前三季度数据来看,政策对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来看,尽管1—9月同比增速仍为负值(-10.1%),但是降幅比1—8月略有收窄。此外,销售面积、销售金额降幅也在收窄。数据显示,1—9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17.0%,连续4个月呈收窄态势。另外,由于中央相关部门支持房地产企业增强流动性,房地产开发企业1—9月到位资金同比增速的降幅也在收窄,较上半年收窄了2.6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降幅收窄。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记者表示,总结今年前9个月的数据,房地产市场筑底信号明显:第一,市场调整是充分到位的,在此基础上,房地产市场反弹或迎来拐点是完全有可能的。第二,购房政策非常充足,尤其是“四个取消”和“四个降低”,持续降低购房成本、提振市场信心和认购积极性,交易端市场有望率先止跌回稳。第三,企业投资端数据也有机会止跌回稳。最近几年房企规模减小、投资能力萎缩,但由于已经至少3年此类数据深度调整,所以本身后续有反弹的机会。尤其是第四季度销售端表现不错的房企,其在投资端或也有新的发力点和表现。


  “随着一揽子房地产政策的推出和落实,我们对后期房地产市场持乐观态度。从近期房地产从业者的预期变化,还有十一黄金周实际成交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对后续房地产的走势持乐观态度。”盛来运表示。


  实现预期目标有信心


  对于第四季度经济走势,盛来运表示,从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增量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信心在增强。


  盛来运表示,前三季度 GDP增长4.8%来之不易,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尤其是外部压力在持续增大,内部又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结构调整的阵痛在持续释放。但是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运行态势。这充分证明,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这个增速是经济未来持续回升的基础。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9月推出的政策和数据表现来看,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回稳向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为此,全国上下需要同心同德、共同努力,为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而鼓足干劲。


  刘春生认为,政策的落地需要各级行政机关推动政策尽快落地执行,将利好尽快传递给市场主体。各地也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振兴本地市场,发挥主观能动性带动经济增长。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