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新一轮国企改革,国务院国资委这样部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3-02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明确,今年内要确保完成70%以上的主体任务。


  本轮改革有哪些鲜明特点?如何推进各项任务落地?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就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举行了年内首次专题推进会,释放了新的信号。


  围绕“三个作用”强化功能使命


  切实发挥中央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是本轮改革的特点,也是工作重点。


  “落实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找准行动方位、强化考核引导。”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宏志在推进会上表示,各单位要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等方面。


  国务院国资委在会上提出,要适应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要求,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特别是对国家亟需或紧缺的、具有较强基础支撑作用的、正向外溢效应较大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等,各单位可以结合自身技术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决策纳入发展规划,加大投入。


  2023年以来,中央企业、地方国企加大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投资分别达到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5.2%、17.1%。


  “目前各单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都已有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落实,过程中也要根据行业技术前沿变化,注意动态调整优化,同时也要防止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王宏志说。


  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投入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强,需要探索中长周期的考核激励举措。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对于承担较多功能使命类任务的企业,可考虑制定专项考核方案。各集团公司也应结合实际,同步完善内部考核制度,对功能使命类任务较重的子企业实行分类精准考核。


  推动国企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


  国企改革,重在活力和效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三项制度改革等体制机制类任务取得不少突破。新一轮改革行动乘势而上,瞄准全面推进相关改革成果制度化、长效化、实效化发力,目的在于推动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行。


  什么是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行?在业内人士看来,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要看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打破“看身份、看级别、看资历”的做法,在市场检验下“看岗位、看业绩、看贡献”。


  作为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牛鼻子”,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正是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近年来,这项改革全面推开,已覆盖全国超8万户企业共22万人。王宏志表示,下一步,业绩目标制定要兼顾科学性、挑战性,薪酬兑现必须是刚性的、实质性的,绝不能业绩好的时候拿得高、差的时候薪酬下不来、岗位动不了,改革不能有名无实。


  他说,目前各单位正在紧锣密鼓开展202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要以这次考核作为“试金石”,该奖励的奖励、该扣减的扣减、该退出的退出,不搞变通、不打折扣。


  同时,推动企业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更广覆盖、落深落细,以及推动中长期激励更大范围规范实施,也是改革的重点抓手。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明确,到2024年,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制度在央企和地方国企二三级子企业的覆盖面要不低于70%。


  王宏志表示,各单位要进一步梳理评估,特别是对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和匹配度。


  两类改革任务统筹推进


  应该看到,新一轮国企改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改革特点,更加突出使命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王宏志说,改革任务重、难度大,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层层压实责任,全力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各地、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要尽快明确70%的衡量标准,靠前安排重点难点改革任务。


  “功能使命类改革任务与体制机制类改革任务要统筹推进、形成改革组合拳。”他强调说,两类改革任务都要抓紧抓实、不可偏废。


  一方面,要以功能使命类改革引领体制机制类改革。


  王宏志说,各单位应该密切关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提供安全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对布局结构、公司治理、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内在需求,及时推进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增强动态适应性。


  另一方面,要以体制机制类改革支撑功能使命类改革。


  他表示,各单位要通过主动完善创新合作机制、营造创新生态、重组整合、上市融资、引进人才、压缩法人和管理层级、优化组织结构等,为功能使命类任务提供各类要素、体制机制方面的条件与环境支撑。(记者王希)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