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某新闻节目主持人成为徐汇区“真人图书馆”的最新“馆藏资源”。该主持人作为一本“真人书”,当天分享的是他的航天梦。报道称,与一般讲座不同,“真人图书馆”更重视个体生命经验的分享,同时还有数字版本可供借阅。还有些“真人图书馆”则从“旅行书”“创意书”“公益书”“职人书”等类别出发,邀请许多普通人来书店分享自己的真人故事。
这种将真人的生活体验、生活故事和生活经历的分享,作为馆藏图书资源的形式几年前就屡有出现。新颖的是可将这种形式以视频等版本出借。在当下信息泛滥和快餐阅读比较盛行的时代。这样一种图书馆的创新形式,无疑值得肯定和借鉴。
不可否认,这中间自然有一些机构是以真人为噱头,吸引读者,进而宣传自己的图书馆品牌。但其带来的创新意义或积极的启示,不容忽视。
如今是一个崇尚科技和媒体改变生活的年代。日新月异的传播技术和“全天候”信息推送,为人们及时了解周遭世界变动和生存环境变化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其带来的海量知识和碎片化信息流,也让身处其中的个人无所适从却很难逃避。更多人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有些甚至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微信聊天与电商购物似乎已跟早晚刷牙和便后洗手一样成为都市人的生活习惯,即使阅读也更多选择便捷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阅读方式。去图书馆或去实体书店对不少人来说,显得有些奢侈。
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多为生存而忙于赶路。然而不少人,因为走得太久,忘了为何出发。而当我们对世界对历史对自然和对他人的认识,更多是通过上述“短平快”的方式获得时,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显然变得很少,自然难免迷茫与困惑。
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而忙。忙着工作,忙着应酬,忙着建立各种关系,忙着给孩子找家教找保姆,忙着给孩子选优质幼儿园和学校,忙着给家人看病,忙着买菜做饭。忙忙碌碌,却也碌碌无为。不少人在忙碌过程当中迷失方向,于是琐碎的生活让人变得更加琐碎和茫然。
在这种琐碎和忙碌的生活中,一切似乎都太快了,人们来不及稍微停下来想想,无暇沉淀和思考。多元和碎片化的信息渠道、无所不能的搜索引擎构筑成一种看似全景式的信息覆盖,阅读也多限于快餐式的浅尝辄止。
换言之,当我们在适应急剧变化的新技术和新媒体时,如何能够保持内心深处的独立和维系初衷,才真正值得反思。窃以为,对于每个身在其中的个体而言,其全面成长仍然需要通过严肃的思考、学习和深阅读才可能触及内心,也才有利于对自身和周遭社会深入理解。而借助真人图书馆之类的他者经验分享或者干脆选个半天去图书馆沉淀一下自己,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若过于沉淀琐碎,不思创新,很难有时间获得独立的思考和成长。不少人总感觉在煎熬中前行,其实这种煎熬本身可能正是故步自封的结果。如果换一种视角,换一种心态,换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原先的问题和纠结,可能豁然开朗。而事业或工作,也可能打开新的局面。由此带来人生的境遇和生活的感觉也会获得全新的改变。
从这个意义而言,真人图书馆对于传统的平面静态式的馆藏资源而言,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改变,这种改变值得点赞。因为只有改变才有希望,唯有创新才能持久。(王瑜)
转自:工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