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生态农业 >   生态科技 > 正文
乾元土专家生态种养法出成果

  有乾元镇的农民专家和“首席牛蛙土专家”之称的蔡思杰,用“生态辩证”的方法技术进行养殖和种植,向种养殖户传授他的种养理念和技术,受到种养殖户的肯定。

 

     德清县的牛蛙立体生态养殖技术及由此衍生的蛙鳅菜立体种养等农业技术,去年外输进入了上海崇明岛,试验应用于上海沐雨农庄、上海春润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基地。

 

     在蔡思杰的言传身教下,水稻收割时节,“春润”见证了多生物共生模式带来的秋日丰收的果实。“今年的水稻才收割了30多亩,效益明显比去年好了很多。”基地技术经理陈金民说:“没有引进共生模式时才300公斤左右一亩水稻的产量,现在达到350多公斤,每亩产量高出了50公斤。再加上空心菜、野生鳖,每亩效益要高出1000元。”

 

     陈金民口中的多物种共生模式主要是指稻、虾、鳖、菜共生,是鳖稻共生模式的升级版,同一片稻田里不仅种上了水稻,还养殖了小龙虾、甲鱼,并在水域周边种植了一定数量的空心菜。

 

     陈金民说,这都是得益于去年8月份试验引进的多物种共生模式和昆虫捕捉器,大米的产量和品质都相应提高。“水稻、甲鱼、空心菜,还有小龙虾、小螺蛳,它里面构建了个小生态的环境,利用物种之间的相互平衡,相互制约,来达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蔡思杰告诉记者,在传统农业中,常年单一的种养殖模式,导致土壤里的一些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大量缺乏,通过物种的调节,可以使一些微量物质得到补充,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盐分累积,土壤连续耕作得以持续经营。

 

     在乾元镇省级蔬菜精品园, 70岁的陈子法已种了20多年的菜,现在才觉得越种越带劲。

 

     “我的菜总是最好卖的。”头发花白的陈子法不无得意。“你自己看,一样的香蒿,他们的颜色有些深绿色,我的多嫩啊,做成菜后吃起来要软多了。”站在自己的的菜地边,陈子法又拉着记者来到他的花菜地边。“你看看这花菜,一个个多大,都4斤呢。”陈子法说,这样的花菜第一次上市时,9个花菜卖出了107元,最大的一个卖了20多块。

 

     “这都是小蔡的功劳。”陈子法回忆道,今年6月初,蔡思杰找到他,要他试验微生物对蔬菜的影响。有了20多年种菜经验的老陈,经不住蔡思杰的左右劝说,经过小试,最后他的4亩多菜地全部喷洒了微生物。

 

     陈子法说:“喷洒了微生物制剂后,肥料只用了不到原来的一半,农药也仅打了很少的几次。”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PH值升高,形成酸化,影响种子的出芽率,使用微生物后,一方面能改良土壤,同时也会对土壤中沉淀的残余肥料有效分解。”蔡思杰说,微生物还起到了固氮的作用,对农产品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作者:姚海翔 王康康)

 

来源:德清新闻网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