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技术创新 > 正文
亮出中国新名片 高新技术成果惊艳全世界

  “胖五”始发,“天眼”初开,“神威”夺冠,“天神”交会,“墨子”巡空,“海斗”探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高新技术成果已成为中国向全世界亮出的一张饱含含金量的新名片。


  近年来,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新成果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涌现出载人航天、载人深潜、超级计算、对地观测卫星、北斗导航、大飞机等一大批重大成就,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成果举世瞩目


  近年来,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频放“大招”。以2016年为例,昵称“胖五”的长征五号火箭成功首飞,这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可与美俄等航天强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相媲美。


  “天神”交会再一次取得成功,两名宇航员完成了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太空探索任务。多颗重要卫星从中国升起,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我国首颗碳卫星等均成功发射。


  2016年2月,大亚湾实验测得世界上最精确的反应堆中微子能谱,并发现与过去理论模型不同的两处偏差。5月底,我国科学家领衔绘制的全新人类脑图谱——脑网络组图谱发布,第一次建立了宏观尺度上的活体全脑连接图谱,比此前最常用的脑图谱精细4-5倍。6月,所有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的纯国产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摘得世界超算桂冠,并在11月发布的新榜单中蝉联冠军。7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10767米),让中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9月,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作为全球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将为人类探索宇宙起源提供一流平台。11月初,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EAST再创世界纪录,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战略高技术持续突破,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比如,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科考母船“张骞”号启航;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成功总装下线,运20大型运输机列装首飞;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为系统服务由区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坚实基础;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首获全球超算应用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基础研究重大成果涌现,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铁基高温超导、结构生物学、CiPS干细胞等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年度突破之首,王贻芳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稳居世界第二,被引次数和高被引用论文数均居世界第四,材料等七个重要领域已升至第二。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成功升空,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开放试运行。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成果在推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功不可没。据了解,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0.9%增至55.3%。例如,突破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控制装备等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28纳米和16纳米芯片相继量产,“数控一代”面向地方、行业开展应用示范,高端装备形成系统、持续创新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里程占世界总量60%以上,进军海外市场。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形成完整产业链,用户超过2.7亿。水电、特高压输变电、核电等重大技术装备成为出口生力军。以互联网、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势头良好,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成为消费新亮点。


  “科技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以构筑国家先发优势为中心任务,持续推动高新技术攻关和重点产业升级,积极打造产业化载体和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增加高水平科技供给、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创新发展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部副部长阴和俊总结说。


  产业化锐不可当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发展壮大。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10万家,达到10.4万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表示,2016年1月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倾斜支持,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些地方也把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抓手。例如,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逾1.9万家,居全国首位。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正成为切实推进“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转移体系的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提速。技术市场发展30年来,形成了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其若干规定、技术转让所得税、技术交易增值税等为主的政策法规体系,以11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453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92家创新驿站以及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等为节点的服务运营体系和以国家、省、市、县管理部门及近千家技术合同登记机构为支撑的管理监督体系。


  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签订登记技术合同320437项,成交金额达1140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6%。与此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新成效,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对接企业和产业需求,共签订技术合同90573项,成交额1065亿元,增幅达21.8%。


  张志宏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研究制定国家技术转移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技术转移行为,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健康发展。在机制、模式方面,将继续探索举办“科技成果直通车”,通过搭建技术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热情,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效率,全面营造技术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


  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也直接影响创新供给水平。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提高创新供给能力”过程中,高新技术肩负着重要使命。


  “目前,已研究编制了9个高新技术各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对能源、信息、空天、制造、交通、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科技创新及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阴和俊表示,对于“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目前科技部已展开了全面的部署和推进。


  第一,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项目是打造国家先发优势的直接抓手。一是组织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着眼于前沿科技、重大需求和国家安全需要,力争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主动,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原则,分批启动。二是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通过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紧扣产业变革技术需求,紧抓关键技术瓶颈,协同攻关,形成一批战略性新产品,创造新供给,着力培育新业态,形成新产业,积蓄新动能,为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国家战略平台。一是结合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优先在信息、能源等重要高新领域,以突破型、引领型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为主线,加快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二是围绕国家重点产业尤其是处于领跑或并跑的产业,加快布局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管理和决策机制,发挥大型科技企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着力打造产业技术先发优势。


  第三,打造高新技术发展支撑服务体系。一是围绕高新技术发展,着力抓好专业化众创空间试点示范,持续推进龙头骨干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建设行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众创空间。鼓励国有、民营和产业资本共同参与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二是加强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中心、加速器等服务机构建设,推动专业化众创空间与这些服务机构协同发展,构建企业孵化、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等全链条技术和企业孵化服务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创业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四,加大推进国家自创区、高新区建设力度。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按照“东转西进”的布局设想,继续优化布局国家自创区。研究制定国家自创区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数据统计、动态监测和运行评价,使国家自创区先行先试和创新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得到更大发挥。


  阴和俊表示,“十三五”时期,科技部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构筑国家先发优势为中心任务,以重大项目、重要平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为抓手,着力强化新一代高新技术攻关,力争在重要高新领域赢得战略主动;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支撑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着力加强产业化环境建设,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国家自创区在创新发展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做好国家高新区“高”和“新”两篇文章,以科技型创新创业为抓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贡献。(本报记者张伟)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