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动态 > 正文
茁壮成长的东北"中关村"


  东北老工业基地不只有国企一家为大,创新创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正在蓬勃生长。


  2012年成立的长春北湖科技园把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关村模式”带到东北大地,5年来,累计吸引1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2016年园区总产值达到20亿元。“长春中关村”正成为探索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模式的排头兵。


  对接中关村创新创业软环境在东北落地在北湖科技园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内,一个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程式研发服务。这个平台集公共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医药研发外包、专业第三方检测、服务众包以及工商税务、法律财会、知识产权申请等于一体。


  相比硬件设施、园区环境,科技园区更要打造创新创业的软环境。


  北湖科技园将中关村的产业服务思想与长春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以“创投基金、创业辅导、公共平台”三位一体为重点,以政策、人力、市场、中介、商务为基础支撑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仅2016年,北湖科技园为园区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服务上千次,重点涉及政策对接、申报解读、政府资源对接,人才招聘、金融资源整合与对接、园区企业资源整合与合作、企业培训、创业辅导和第三方资源(法务、财务)整合等。“将中关村资源有针对性地与本地企业对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长春也能及时分享中关村发展的红利。”长春北湖科技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喻专说。


  通过产业服务的细致工作,园区企业泰华防雷成功登陆新三板,园区企业派诺生物与首融在线成功合作获得融资,园区企业佐丹力生物月纳税额超千万,优质企业福斯匹克公司成功入住,产业服务的引领功能逐步显现,中关村服务模式在东北区域初步落地。


  依托院校资源科技成果“插上”资本“翅膀”


  密集的科教资源,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兴盛的智力源泉。吉林省也有丰富的科研教育资源,科研成果能否在东北地区就地转化?


  北湖科技园与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通力合作,引入国家级众创空间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吉林大学孵化器、长春理工大学孵化器等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的孵化平台。


  通过园区精致化的产业服务和创新性的资本合作,北湖科技园致力打造“政府-科研院所-园区-企业-金融机构”的生态圈,推动科技成果“插上”资本的“翅膀”。


  考虑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多样性需求,园区把天使、VC、PE、电子金融、银行传统业务、担保、融资租赁、众筹等多种形式引入平台。


  经过长达2年的筹备,2016年底,北湖科技园科技金融平台正式启动,签约首批十余家战略合作服务机构,成为吉林省内首家由企业设计、整合、推进并建设的科技金融平台。


  “试水”经济结构调整老工业基地要有“试验田”


  喻专表示,北湖科技园汇聚了以创新创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打破东北地区国企一家为大的产业格局,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试验田”。


  2014年9月运营以来,北湖科技园已入驻创客团队企业70余家,科技研发类企业70家,包括4家上市企业、6家新三板企业和5家高新技术企业。


  据介绍,园区入驻企业主要涉及生物和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三大领域,以及与科技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服务机构。


  入驻企业呈现出“三多”特点:上市企业多;中科院院地合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园区近2/3的项目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互联网+”区域特色经济多,园区内企业应用“互联网+”理念,发展起众多生物医药、生物健康产业等。“我们的梦想是,借新一轮东北振兴的东风和长春国家级新区成立的契机,打造‘东北新硅谷,长春中关村’。”


  喻专说。


  作者:董瑞丰孟含琪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