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地方频道 >   广东 > 正文
深圳高新区:“弹丸之地”上的创新大探路

  深圳,一座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这里唱着“春天的故事”,演绎着创新的传奇。


  如今在这座传奇的城市里,有一片11.5平方公里的地方,无论用什么经济指标衡量,都可谓寸土寸金,经济高产田。这块“弹丸之地”就是深圳高新区。


  这里有近8000家注册企业,从业人员45万人,2015年工业总产值5153亿元,税收377亿元,每平方公里30多亿元税收。这里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429家,超百亿元产值企业过10家。这里还有一串响亮的名字:任正非、侯为贵、马化腾、汪滔、李锂、徐航等一大批全球闻名的创新创业家。


  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1996年9月,深圳高新区成立。当第20个年轮划过,这里已和美国硅谷以及我国北京中关村、台湾新竹一道,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较于国内其他兄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较早地面临土地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本地培养人才不足等短板。深圳高新区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地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发展道路。”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陆健表示。


  据了解,深圳高新区从招商引资起步,积极营造适合中小企业生长发育的产业、人文和环境生态,逐渐从引进为主向自主培育为主转变,逐步建立起植根深圳本土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如今,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深圳高新区孕育发展了互联网、通信、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一批配套完善、门类齐全的产业集群,培育了华为、中兴、腾讯、创维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同时,深圳高新区积极抓原始基础创新。经过数十年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积累,深圳高新区正加速从技术开发应用向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创新向源头引领创新跃升。2015年深圳高新区R&D研发经费投入占园区GDP比重的10%,200多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12%以上,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0%以上。4G技术、超材料、3D显示等领域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


  此外,深圳高新区前瞻布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着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为同期深圳市GDP增速的两倍,增加值占GDP比重的35%以上。


  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深圳出台了《深圳市促进创客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深圳市关于促进创客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短短一年间,深圳高新区创客空间从一两家增加到100多家,入驻创客团队1500多支、创客个人6000多人,园区创客活动的蓬勃发展推动深圳逐渐建成“国际创客中心”。


  厚植创新沃土打造国际创客中心


  改革和创新成就了今天的深圳高新区。如今,深圳高新区正从产品研发生产集聚地向产业孵化基地转变,从商品输出向新技术、新模式、新观念输出转变。


  2012年,刘自鸿创建柔宇科技,从事下一代新型电子信息显示技术、产品研发。如今,柔宇科技研发的新型超薄彩色柔性显示屏厚度0.01毫米,卷曲半径仅1毫米,轻轻一扇就能飘起来。


  仅仅用了4年时间,柔宇科技完成了从“一个想法”到公司全球价值突破30亿美元的升级。


  类似柔宇科技的传奇在深圳高新区比比皆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个。


  成立于2006年的大疆创新,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京、香港以及美国、德国设立了分公司,2009-2014年,大疆创新销售额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美元。目前,大疆创新的市场估值已达80亿美元。


  如今,深圳高新区已形成极具竞争力的通信、互联网、计算机、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2015年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29家,其中超100亿元的企业就有1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84家,截至今年4月底,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9000亿元。


  这里涌现大批创新型企业,4G技术、超材料、3D显示等领域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中兴通讯在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技术领域的基本专利占全球1/8并率先在5G领域布局,光启拥有全球超材料领域86%以上的专利,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屏研发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以腾讯、大疆科技、研祥智能、超多维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队。


  在深圳高新区成长起来的企业正大举参与全球布局:中兴通讯在全球布局了140个分支机构,建设了16个创新中心;迈瑞医疗在海外设立18个机构,其中研发中心3个;海能达在海外设立了8个地区总部和20多个代表处,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断上演的财富神话,让当地创新氛围愈加浓厚。


  一年前,首届深圳国际创客周承载着深圳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国际创客中心的理想,在这个深圳产业集聚度最高、产业结构最优化、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为全球创客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盛宴。


  在世界注目下,一条集聚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的主题街区应运而生,它就是深圳湾创业广场。


  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德群表示,一年间联想之星、京东智能、创新工场、中美创投、松禾创新、“北斗”众创空间等40余家国内外顶级专业孵化及创业服务机构纷纷入驻,超过250场各类创业项目路演和展示活动成功举办,近30个创新项目团队获得A轮或A+轮融资;同时也诞生了思必驰、悦动圈、湾社区、爱范儿、安煋车联网等一批明星创业项目,为深圳“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范例。


  此外,深圳高新区推出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截至目前,深圳市已累计引进创新团队63个、“海归”人才近6万人,不仅弥补了园区高端人才的稀缺,更为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储备了资源。


  “四不像”创造像样的传奇


  在深圳高新区,有一群“四不像”却创造着像样的传奇。它们既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既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它是全国最早的“校地合办”新型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丰富的科研资源在深圳进行产业化。该研究院已累计孵化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办、投资了18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0家上市公司。


  昝成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技术创新部部长,此前在美国加州能源与环境研究院工作。今年4月,在深圳市推出的“孔雀计划”召唤下,昝成告别了美国,选择了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安了家。在这里,他不仅免费拥有了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其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亦可享受优惠政策。


  目前仅这家研究机构像昝成这样因“孔雀计划”而来的高层次海外人才就有很多,他们带着智慧扎根深圳,正开创属于自己的传奇。


  另一个“四不像”就是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2010年,五位海归博士身揣20万元成立光启。6年时间,光启的创新“爆款”层出不穷,从个人立式飞行器马丁飞行包到氦气浮力飞船“云端”号,再到能飞入临近空间的“旅行者”号飞船,涉足超材料、空间开发等领域的光启,已获得3000多件专利,在超材料领域申请量占全球申请总量的86%,设立了14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平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光启现已拥有庞大的产业,旗下已有境内外3家上市公司,从一家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样本。


  正是因为体制上的“四不像”,才有了如今聚焦源头创新的23家新型研发机构。光启创始人刘若鹏总结说,光启逆袭的秘诀之一就是按照企业化管理方式运作,尤其是用人机制上,营造了与欧美科研机构相匹敌的创新管理机制和环境。


  类似“四不像”的创举在深圳高新区绝非个例。率先设立科技创新委员会;组建全国首家区域性非公开科技企业柜台交易市场和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压缩90%的社会投资审批事项……


  如今,深圳高新区形成了四个90%的创新格局——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从招商引资到内生培育,深圳高新区成功实现了制造到创造的飞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李志远表示,坚持内生成长,自主培育为主、战略性引进为辅的原则,深圳高新区逐渐嬗变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源地。(本报记者李争粉)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