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评论 > 正文
乳企“烧钱”打广告 不如潜心做品牌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以伊利、蒙牛、光明、三元为代表的4大乳企巨头的广告宣传费用分别为40.7亿元、28.26亿元、6.9亿元和1.56亿元,共计77.42亿元。按照上半年182天计算,平均每家广告宣传投入达4250万元。


  事实上,透过目不暇接的的乳企广告,我们看到的是乳业整体下滑颓势和行业的不景气以及卖奶难。1~6月,4大乳业巨头营收涨幅均呈个位数,蒙牛和光明甚至增收幅度不足1%;市场上高端牛奶也开始“买一赠一”;源头则出现了喷粉、倒奶、杀牛等现象,应对售奶难。


  过度同质化是造成乳企“出声”的重要原因。虽然普通消费者对于这几家乳企的高端奶品都能提及,但究竟哪家乳品优劣确有些分不清,更别提知晓各家的特色了。在多数普通消费者心目中,这些所谓的高端产品无非都是企业常宣称的“有机”、“奶牛生长环境”、“乳蛋白含量高”等标签。正是乳企的过度同质化,导致了“谁喊的声音大谁才能卖得好”,从而使得各家乳企的广告宣传费用水涨船高、竞相攀比。


  其实,靠广告战、价格战,压根难以让国内乳企打出一片新天地。一方面,巨大的广告投入,只能进一步推高国产奶的生产成本,压缩其研发资金;另一方面,持续的广告战、价格战,将会破坏奶业生态。既要保持价格优势,又不影响盈利,奶企只能压低原奶收购价格,向奶农转嫁成本。这不仅让奶农利益受损,更会降低其养殖意愿,让整个乳品行业的健康生态受到破坏。事实上,完全依靠广告效应带来的销量,不仅严重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究竟能维系多久也很难说。


  “广告式生存”是一把双刃剑,过度倚重广告效应则会产生强烈的路径依赖,饮鸩止渴陷入欲罢不能的境地。当下,国内乳企的处境的确比较艰难,内有消费者信任不足的问题,外有国际市场奶制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靠“烧钱”打广告来吸引消费者绝非妙招,不但起不到作用,还可能将有限的利润榨干。这种依靠广告攀比带来的市场繁荣其实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最终被消灭的品牌,很可能是缺少资金无力广告竞争的,而胜出的品牌则未必是品质最好的。过于依赖广告效应,只会导致乳业产品的同质化,使得乳业营销更注重“噱头”,离质量品质的内在要求越来越远,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要避免当前乳企烧钱打广告竞争,当务之急是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乳企转型升级,通过丰富奶品种类、提升奶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抢占市场制高点,从而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同步增长,实现口碑与品质的双提升。


  应该说,乳品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绝非是在产品同质化竞争中的阶段性优势。说到底,品质和创新才是乳企品牌长久不衰的秘密之所在。



 

 



  政策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