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废旧轮胎处理面临三大任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25





  8月16~18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废旧轮胎绿色循环利用2017专题会议在江苏海门召开。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废旧轮胎的产生量越来越多,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要顺应潮流,积极研发、应用常压连续脱硫、常温粉碎等技术,淘汰老旧设备,达到促进行业整体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环保问题成瓶颈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祁学智表示,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是一个半公益性的行业,长期以来,社会上很多人对该行业有很多的误解。
 
  祁学智提到,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为解决日益增多的废橡胶、废轮胎产生的黑色污染问题作出了大量贡献,但由于环境问题,让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国家六部委最近出台了《联合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的通知,集中力量解决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行业突出环境问题。随着政府和社会对行业关注度的提升,废旧轮胎处理、绿色循环的压力越来越大,行业面临着加速转型的压力和现实要求。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理事长倪雪文认为,处理废旧轮胎是解决黑色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战略产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要把好事做好并不容易。随着国家在环保排放方面的日趋严格,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企业大多在主动升级环保设备,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自觉做到清洁生产。
 
  与会专家也表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确实存在对环境不友好的事件发生,令公众对行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轮胎行业的发展、橡胶大行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要积极应对环保压力,更新生产装置,创新生产技术,避免对环境二次污染的事件发生。
 
  技术推广获进展
 
  祁学智提到,对于废橡胶行业,利用废橡胶生产再生胶及胶粉是目标,新型环保技术、装置则是减少生产污染的重要保障。行业应加强治理,提升装备技术和生产工艺,努力做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双环保。近年来,行业大力推广成套常压连续脱硫等设备和技术,并且已经获得了一些进展。
 
  他举例介绍,多阶螺杆5000吨连续环保脱硫生产线已在重庆市九龙橡胶制品制造有限公司、衡水华瑞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京环兴宇(唐山)橡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行;环保节能型万吨废轮胎再生橡胶生产线在青岛建立了示范线生产再生胶产品;江苏中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环保型智能化废橡胶再生成套设备(ZH-FYJ)、南京绿金人橡塑高科有限公司研制的LJR-5000Y型绿色高效连续制备再生胶生产线、天台坤荣橡胶有限公司坤荣牌节能环保型管式再生胶常压连续脱硫设备,今年相继通过技术鉴定。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徐文英指出,环保是大势所趋,国家对产生污染的企业绝不姑息。因此,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一定要注重绿色环保设备的投入,结合自身情况,更新和应用环保装置、绿色技术,一步一个脚印把路走好。“做企业要像下棋一样,走好一步还要看好后面几步。现在觉得有压力的时候,就是和其他企业拉开差距的时候,几年以后,在生产上注重绿色循环的企业,一定会看到效果。”徐文英说。
 
  未来面临三任务
 
  倪雪文指出,行业应改变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顺应环保潮流,探索出一条环保、节能的绿色发展道路。随着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提升,加强科技创新,推进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正在成为行业共识。企业积极转型、创新研发和引进新型废橡胶粉碎处理、
 
  绿色环保再生胶连续脱硫、挤出、过滤成型工艺将成为常态。
 
  为了顺应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祁学智认为,行业未来面临着三项任务。一是生产过程将更加清洁绿色,行业将加速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全面达到清洁环保生产。进入2017年以来,随着国家在环保排放方面的日趋严格,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纷纷主动升级环保设备,加大环保投入,自觉做到清洁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内企业完成环保、技术改造升级,整个行业的生产面貌也将得到改观。
 
  二是再生产品标准将更加环保规范,绿色循环理念将获认同。废旧橡胶、轮胎的健康持续发展,除去先进设备、先进工艺的保障外,再生产品的普及应用才是决定性的。没有再生产品的广泛应用,就不会有真正的绿色循环,就不会有整个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废旧轮胎黑色污染问题。因此,再生产品的广泛应用,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行业将快速实现标准化,规模企业将引领行业发展。随着行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在环保和技术双重压力之下,在行业“准入制”影响下,一批粗放式、作坊式的小企业将完成其在行业的历史使命。在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企业自身的努力下,一大批经受住考验、转型成功的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循环经济不断推行,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存在的小而散、脏乱差等问题将逐步成为历史,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本报记者唐可)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