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商改”组合拳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1-22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工商局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力加速,多点突破。从企业“五证合一”到个体工商户“三证整合”,从“集群注册”到“简易注销”,从“核审合一”到“双告知”,该局一系列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组合拳,激发了创新创业新动能,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从先行先试到示范引领 长沙市场主体2016年新增14.3万户


  如何将中央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落到实处?从2014年1月1日开始,长沙将商事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推行“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登记”等10项改革举措,降低了准入门槛,唤醒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从放宽门槛到提升服务,2015年长沙“商改”蹄疾步稳,企业“三证合一”“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举措,让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为经营者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2016年,长沙“商改”再出利好,在全国首推个体工商户“三证整合”,助推大众创业;实行企业集群注册登记,节约企业成本;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破除“退出难”的坚冰;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划清权利界限;推行“双告知”制度,做到贴心服务。


  截至2016年年底,长沙市场主体已由“商改”前的40.8万户增加到65.5万户,其中企业由12.7万户增加到22.4万户。和“商改”前相比,第三产业中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咨询策划、文化娱乐、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增长42%,科技类企业增长55%,文化类主体增长62%。


  “商改”推行后,各级领导来到长沙视察。国务院调研组专程来长沙调研企业“五证合一”改革。省内外35个兄弟城市考察长沙商事制度改革经验。


  从局部推进到全面覆盖 集群注册托起千余企业的创业梦想


  2016年,长沙“商改”对象从企业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实现了商事主体全覆盖。


  当年5月,工商、国税、地税、统计、电子政务办等多部门就平台对接、工作模式、业务流程,进行论证和衔接。9月1日,个体工商户“三证整合”改革在长沙市正式推行。原本要到工商、税务和统计三个部门分别办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证,转变为“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核发一张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相比原来,个体工商户办照手续更加简化,申请表格由3张减少至1张,申请材料由11份减少至3份,填写事项由88项减少至20项;办证更加快捷,原来“三证”办理法定时限为17个工作日,改革后办理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


  集群注册托起企业的创业梦想。2016年9月9日,企业集群登记正式在长沙市范围内的省级以上园区推行。集群注册推行后,创业者只要同托管企业签订托管合同,就可落实登记住所,节约了大量的开办成本。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登记方式使得创业者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专注创新创业,无须再为工商登记、税务申报、年报公示等日常琐事奔波。


  一石激起千层浪,集群注册激发了民间投资创业热情。截至2016年底,长沙市已注册集群企业托管机构18家,托管集群企业1225家。


  从重审批轻监管到宽准入严监管 行政管理理念明显转变


  在“商改”进程中,长沙各级各部门始终通力协作、积极推进,行政理念明显转变,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长沙市本级涉企行政审批项目精简58%,审批提速52%,按照“一项审批一个监管办法”的要求,全市共建立审批流程102个、监管制度189个,审批、监管更加透明高效。


  为解决许可审批部门间“信息孤岛”问题,长沙建立了商事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商事主体信息全方位对外公示及许可审批信息精准推送。各许可部门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及时认领商事主体信息,主动加强许可监管,切实履行审批和监管职责,确保了市场秩序正常稳定。2016年,32个许可审批部门共认领商事主体信息86517条,接收率99.9%,处理率89.8%,后置审批事项办证率63.9%,比上年增长22.7%。


  为强化宽进后的“严管”,2016年,长沙市全面推行商事主体年度报告、企业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抽查、双随机双公开等制度。“商改”以来,全市年报公示率年均在90%以上,公示企业违法信息6041条,随机抽查企业年报公示信息7475条,3.5万户企业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


  不忘改革初心,坚定改革决心。新的一年,长沙“商改”将继续坚持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的改革思路,让更多市民畅享创业的快乐,分享改革的成果。(陈新高 刘婷 张蓉)




  转自:中国工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