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质量擦亮中国制造金字招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19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从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30条具体措施,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制造质量支撑了国家经济成长,支撑着国家重大工程某些领域率先取得竞争优势。”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表示,质量安全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部分产品质量水平偏低,中高端产品和品牌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本着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突破,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理顺的原则,切实增强百姓对热点消费品、企业组织对高端装备的‘质量获得感’,将是全面实施‘优质制造’、构筑优质质量生态系统的关键。”林忠钦说。
 
  违法成本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诚信意识缺乏等因素促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滋生和蔓延。“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导致消费者不信任中国产品,在国际上也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认为,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管机制、加大惩处力度、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杜绝假冒伪劣对消费者的权益侵害,才能推动社会朝着质量经济的高阶进发。
 
  据介绍,质检总局正通过持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集中整治重点地区及领域假冒伪劣、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等三大手段倒逼质量提升。
 
  据统计,自2013年持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以来,质检总局共查办质量违法案件28万多起,案值超过140亿元。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要通过提升质量来改善供给,着力打造“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不仅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也能得到更多国外消费者的青睐,推动中国产品和服务更深更广地纳入全球供给体系,实现更高质量的供需平衡。
 
  “推动中国经济迈入品牌时代,还要以龙头企业引领建立产业品牌联盟、制定较高水平的团体标准、提升产业的总体质量水平,走上国际参与全球品牌经济的竞争。”刘平均告诉记者,发挥自身体制机制特点,我国目前已提出了30个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产业(集群)品牌。
 
  与此同时,质检总局还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并将每年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以促进中国品牌健康发展。“消费者不能只知道什么产品不好,却不知道什么产品好。设立品牌日就是要提高全民品牌意识,宣传打造中国品牌正能量。”刘平均介绍说,中国品牌日每年将发布品牌百强榜,让消费者了解中国优秀品牌,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实现质量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变。
 
  支树平表示,下一步,质检总局将加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同时,在品牌建设方面,完善品牌培育机制、加大品牌保护力度,联合商务、工商、知识产权等部门,实施中国精品培育工程,深化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制定一批品牌建设国家标准,组织开展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活动,提升中国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郭静原)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成立

    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简称“联盟”)是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的跨行业、跨领域、新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专业性社团组织
    2017-03-22
  • “中国制造”呼唤新型“大国工匠”

    “中国制造”面临“大而不强”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恰恰是为了让中国制造业强大起来,从加入创新国家之列到走入创新国家前列,再到引领创新国家发展,会面临非常多的障碍,需要通盘考虑。
    2017-03-22
  • 以“工匠精神”重塑“中国制造”

    “工匠精神”直击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比较浮躁的痛点,为供给侧改革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因此,只有每位企业员工都具备“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追求品质,才能迸发创新力量,才能打造品牌,“中国制造”才能迈向“中国创...
    2017-04-05
  • 中国制造出海追赶“最后的1%”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6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11299 2亿元,同比增长53 7%。
    2017-04-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