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化工产业绿色升级应瞄准三大技术方向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3





  山东虽然是全国第一化工大省, 但化工业面临着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环保压力大、行业共性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近日, 在中国科学院和山东省科技厅、东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科院—山东省绿色化工技术创新论坛暨院士专家科技行活动中,中科院专家对山东省化工产业进行“会诊”,围绕推动化工产业绿色化发展的技术方向,开出了“对现有化工技术进行绿色化改造、强化生物技术应用、推广微化工技术”三大“药方”。
 
  现有技术绿色化改造
 
  据介绍, 当前山东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 迫切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绿色化改造。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介绍, 对现有化工技术进行绿色化改造, 即从工艺和设备方面着手, 研究开发从整个工程链中减少或消除污染的绿色工程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过程系统综合,降低能耗,实现废物最小化和环境影响最小化。通过环保、绿色化学工艺过程的开发, 实现化工生产从原料到产品整个过程的绿色化。
 
  他介绍,技术方向之一是小分子醇类碳—碳键增长技术。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可以低成本大量生产甲醇、乙醇等小分子醇类化学品,通过反应高效转化制备更长碳链的醇类、 烯烃类产品,可为目前产能过剩的煤化工下游甲醇产品提供新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如甲醇制烯烃技术、甲醇制乙醇技术、甲醇制丁醇技术等。
 
  技术方向之二低碳烷烃催化脱氢技术。 随着页岩气开采等原料供给的变化,乙烷、丙烷、丁烷等催化脱氢, 制备相应的烯烃将成为未来全球烯烃供应的主流。目前我国采用的主流技术(如UOP的Oleflex技术等) 均为整套引进,其催化剂价格昂贵,开发新的移动床脱氢催化剂, 特别是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广阔的市场。
 
  此外, 还可发展离子液体绿色技术、亚熔盐技术、光催化新反应及CO2 分离捕集和资源化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等。
 
  强化生物技术应用
 
  生物技术将成为化工产物合成的主导技术, 比传统的物理化学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选择性高、二次污染少等优势。刘细文表示,要形成支撑生物合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突破一批生物合成产品和应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一批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动精细生物化工、生物塑料、生物制药、绿色工艺等领域重点突破、 重大成果产业化及重大示范应用, 培育和促进生物化纤、 生物质化工原料等产业加速发展。
 
  他还建议着力发展重大化工产品的原料利用技术、分子酶工程与重大化工产品生物催化技术、先进代谢工程与重大化工产品生物发酵技术和重大化工产品生物与化学高效融合技术四大技术。
 
  在生物原料利用技术方面,中科院天津生物所李金山研究员介绍,可重点开发木质纤维素预处理、高效纤维素酶、秸秆酶法糖化新工艺,建立酶解、化学催化等木质素基大宗化学品制备技术,发展生物质气化制合成气、 甲烷等含碳气体技术,打通CO、CO2、甲烷和合成气等含碳气体制造化工醇、 有机酸等重大化工产品的技术路线等。
 
  在分子酶工程与生物催化方面,可发展酶蛋白计算设计、分子改造修饰和固定化等新技术,提高酶的工业应用性能; 构建不同类型的生物催化反应, 发展辅酶再生、催化反应过程调控等技术;建立手性化合物、 糖醇等化工中间体的高效工业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体系, 促进生物技术向化学合成渗透, 化学合成向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转移。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高级主管和晓楠介绍, 在生物发酵技术方面, 可建立基于基因组工程育种的先进代谢工程技术, 获得高效工业菌种,推动其在有机酸、化工醇、烯烃、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大宗化工产品的应用。
 
  此外, 在生物与化学高效融合技术方面, 刘细文建议搭建可再生原料与传统化石资源原料融合使用的原料体系,发展生物和化学催化剂的理性设计与构建、 化学催化剂的仿生构建,建立生物基化学品的化学聚合、转化反应的拆分和整合等生物/化学融合的过程转化技术,实现化工聚合材料的新型转化路线, 解决单纯生物路线无法实现的问题。
 
  推广微化工技术
 
  会议提出, 微化学工程与技术是21世纪化学工程领域的共性基础与关键攻关技术, 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工业应用或示范运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光文研究员介绍,微化工技术的发展将为传统化学工业带来重大影响,如增强化工过程安全性,促进过程强化和化工系统小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经过近2年的集中攻关,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发出了微化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8万吨/年磷酸二氢铵、万吨级石油磺酸盐以及4000吨/年阻燃材料Mg(OH)2的工业示范装置。 其中,8万吨/年磷酸二氢铵的生产装置单个微设备体积仅为6升,彻底解决了安全、环保与产品质量稳定性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此外,他们还建议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搭建省级研发公众平台,设立绿色化工技术孵化基金。(本报记者张兴刚)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山东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山东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从山东省商务厅了解到,去年以来,山东紧抓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机遇,以托盘标准化带动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升,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017-03-21
  • 连续三年山东聊城绿色食品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聊城2016年粮食总产达到62亿公斤,实现“十四连丰”;瓜菜菌总产1702万吨,肉蛋奶总产197万吨,均保持全省前列;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7家、专业合作社1379家、家庭农场308家;新增“三品一标”210个,其中绿色食品174个,连续...
    2017-03-21
  • 山东省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升级版

    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的通知》,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升级建设,分类分批打造“精品车间”。
    2017-03-21
  • 山东农业信息化推进项目正式拉开序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央连续出台相关文件,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也已经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2017-03-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