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工业标准化托起“品牌之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26





  青岛三利集团公司承担了全国无负压供水设备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持制定了《无负压给水设备》标准,将企业的自有技术转化成国家标准,企业市场占有率和效益有很大提升,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引领了行业发展,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和垄断者。
 
  青岛开发区创统科技发展公司承担了逆变电源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相关领域国家、行业标准,企业知名度和效益得到很大提升。青岛国林实业公司通过制定《水处理用臭氧发生器》行业标准,提升了公司实力,成为全国最大的臭氧发生器生产企业。
 
  在青岛,企业因为重视标准化工作,参与国家标准化活动,掌握了行业技术标准“话语权”,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而尝到了甜头。三利集团、创统科技是青岛市有效发挥标准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青岛市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一个缩影。
 
  标准化增强企业创造力
 
  近年来,青岛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标准化+”的城市,通过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支持企业将自主技术转化为标准,涌现出一批产业规则的“制定者”,标准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青岛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标准化+”战略,将标准化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标准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事事有依据、处处有标准”的格局,在标准国际化上走在全国前列,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
 
  青岛,品牌之都。在这里汇集了海尔、海信、中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很多企业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代名词。青岛品牌战略的背后,是“标准化+”战略尤其是工业标准化的提早布局和大力推动。而在经济大潮风起云涌、产业转型迫在眉睫的当下,工业标准化将成为青岛制造业升级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的保障。
 
  鞋垫,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太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品,但青岛亨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达)这家国内鞋业领军企业,却专门瞅准了这不起眼的鞋垫,制定鞋垫行业标准,抢占市场先机。而该标准将对鞋垫的技术标准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推动。
 
  标准就是对行业内产品生产的定义,也是对市场的深度挖掘和前瞻性探索。标准对一个行业乃至国家在规范质量水平、引导技术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亨达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将创新融入到企业管理、经营、研发等每一个环节,先后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5项,申请获得专利1034项,荣获三星级“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正是因为对工艺品质持之以恒和对技术标准的精益求精,才得以让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并在行业中起到积极的标杆和引领作用。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亨达充分发挥在创新研发能力、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文化+健康+科技”的鞋业新模式,率先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
 
  亨达是青岛以标准化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得标准者得天下,工业标准化的较早布局,使青岛在新一轮中国制造品牌崛起的大潮中,知名品牌不断涌现。
 
  青岛市经历了从技术标准战略、标准化战略,到“标准化+”战略的发展历程。早在2003年,青岛就被质检总局、科技部批准创建技术标准试点城市,出台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意见,开启了标准化新局面。2005年1月国家标准委在青岛召开颁证大会,海尔、青啤获得全国第1和第2号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证书。2007年,国家标准委在青岛召开全国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动员大会。
 
  青岛的工业标准化自此踏上了快车道。到2002年以来,青岛市有关单位争取承担了21个全国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总数达到25个,居计划单列市首位。涌现出海尔、海信、中车、亨达、即发、三利、国林、新材料、海化院等国家行业领域标准化标杆企业。
 
  标准化让青岛制造成为国际新名片
 
  海尔,自创立之初就将工业标准化的基因深植于自身。1984年,海尔引进德国近2000个冰箱全套标准,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自此,海尔集团的标准化战略自始至终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通过持续创新,实现了从标准引领、平台引领到生态引领的3步发展。
 
  2002年,海尔研发出热水器“防电墙”技术。防电墙的诞生,彻底解决了环境带电情况下的洗浴安全问题,避免了无数悲剧的发生。在2002年10月第66届IEC大会期间,海尔正式向IEC/TC61提出“防电墙”国际标准提案,并被成功采纳为NP。从此,防电墙标准踏上了长达6年异常艰辛的国际化征程。
 
  6年里,海尔专家先后参加了7次IEC的现场会议,遭遇到德国、美国、西班牙、日本、丹麦、意大利等诸多强国的反对,各国专家都提出了诸多反对意见。海尔专家花费了大量时间仔细研究,逐一回复每一条意见,并与各个有反对意见的国家进行了细致的沟通。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2008年,中国第一个自主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电IEC国际标准提案—防电墙热水器提案正式进入FDIS阶段,这标志着中国家电企业在IEC标准中实现了“零的突破”。
 
  防电墙技术标准的实施,使得这个创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市场化,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果和社会效果。防电墙技术标准实施后,海尔电热水器增长40%,带动了整个行业电热水器的整体销量增长8%,标准的实施,带动了热水器行业质量整体水平提升,有效保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实现了用户、企业、行业的共赢。
 
  标准化的持续推动,让海尔成长为全球家电行业领军企业。截至2016年12月,海尔累计提报了90项国际标准修订提案,其中累计发布实施43项,累计主导、参与国家/行业标准修订410项,其中一发布365项,是中国提报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最多的家电企业,也是国内主导国家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海尔在全球有近180名专家活跃在国际及区域标准组织中,其中还担任了18个TC/SC主席、WG召集人、SC秘书的职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EC、ISO中,海尔共拥有66个专家席位,位于全球家电行业的前列。海尔是中国唯一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市场战略局(IEC/MSB)的家电企业,也承担了IEC/SC59A国际洗碗机分委会秘书处工作。
 
  提到青岛的工业标准化,绕不开大企业、大品牌。青岛也寄希望于这些大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政府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创造“标准化+”战略的良好氛围,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目前,青岛正以海尔集团公司为依托牵头筹建“国家家用电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青岛)”,全国范围内征集海信集团公司、中国农业大学、UL实验室等60余家共建单位加入到基地建设中。去年底该基地成立了智能制造联盟、相变储能联盟、无线供电联盟等,研制6项标准。预计将在2017年底完成筹建。
 
  在工业标准化的支撑之下,青岛制造站稳脚跟,成为全国标准化的一面旗帜。去年在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上,作为国内唯一的城市代表,山东省委常委、时任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应邀在ISO大会国际组织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介绍了青岛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经验做法,并邀请24个国际组织和163个国家标准化组织负责人参加第一届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良好反响。
 
  由此可见,青岛的工业标准化越来越国际化,从引进到输出,从技术到标准,掌握世界话语权。拿高铁来说,中车四方是中国动车组的摇篮,全国近50%的动车组都诞生在这里,首列时速20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公里至350公里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80公里高速动车组都从这里驶出。
 
  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正是在中车四方股份研制成功的,该高速动车组在13个技术领域搭建了“中国标准”,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将成为中国高铁的下一代主力车型,也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搭建了重要的技术平台,推进了中国产品走出去向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出去的步伐。在高速动车组驰骋四方之时,中车四方股份也赢得了“标准”话语权,在高速动车组领域主持或参与编制百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
 
  工业标准化,还承载了青岛对于智能制造等未来产业的重托。早在2005年,海信就首批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确认。海信的发展证明标准体系的运行切实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维护了企业的产品质量,保障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现在,它的目光还投向了智能交通领域,海信网络科技主导完成12项国家标准制定,其中主导的7项系列国家标准规范了快速公交智能系统行业的产品开发和应用,强力拉动了公司相关的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和设备销售。海信智能交通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快速公交智能调度系统(BRT)市场占有率达70%,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凭借优异的市场表现成为国内智能交通行业的领军品牌。
 
  标准化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青岛对于工业标准化布局,也不断从企业带动向全域统筹发力迈进,由点到面,一大批平台、园区甚至区市的工业标准化体系正在筹建并发挥出强大的推动效应。
 
  2006年12月,青岛高新区被批准为全国13家创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之一。
 
  2012年12月,国家标准委批准青岛中德生态园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创建。
 
  2015年,中德生态园、胶州李哥庄镇等开展了国家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工作。同年,青岛与国内上海等其他8个城市成立了国家内贸流通改革标准化创新联盟。
 
  2016年,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承担了NQI《消费品质量监管和信息反馈方法标准研制》项目;同时承担了省TC秘书处“筹建山东省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
 
  ……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质监事业大有作为的一年。做好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组织实施‘标准化+’战略,与‘互联网+’‘海洋+’‘国际化+’等重大战略一以贯之,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青岛标准’,创建‘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为青岛建设‘三中心一基地’,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提供有力的技术基础支撑。”面对青岛的标准之路,青岛市质监局局长纪家栋表示,今年2月,青岛市政府发布的《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标准化+”战略发展的目标和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将在标准化+先进制造业、标准化+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现代农业、标准化+科技创新、标准化+行政管理等17个方面,努力形成覆盖经济建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文化建设和政府管理等重点领域的青岛标准体系。将认真组织实施《规划》,精心筛选标准化项目,树立一批标准化标杆,通过典型经验推广带动全市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规划》的有效实施,将为建设宜居幸福创新型国际城市提供标准支撑。
 
  产业竞争,标准先行。标准作为工业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载体,为产品竞争、质量提升、品牌打造、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为民族工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提供最具分量的砝码。
 
  青岛是一座品牌城市,正在朝着标准国际化创新城市坚定前行。(本报记者朱文达)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以“青岛标准”推动“标准青岛”建设

    近日,山东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标准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从背景、策略、保障措施等方面对该市未来建设标准化城市作了详尽的部署和规划。
    2017-03-23
  • 青岛“蓝色GDP”占比增至25.1%

    由青岛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16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515亿元,较2011年增长1 3倍。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11年的16 8%,增至25 1%。
    2017-04-10
  • 青岛开启中英地方经贸“互动时代”

    中英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应当发挥首批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特点,将合作延伸到更广更深领域。如何全方位拓展合作,走在开放潮头的城市青岛一刻也没有停止探索。
    2017-04-11
  • 青岛崂山引资千亿为区域经济发展积蓄新动能

    青岛崂山区2017年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暨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仪式日前在海尔云谷举行。此次活动共54个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约1107亿元,其中17个重点项目建设启动,总投资约123亿元
    2017-05-1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