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过程不产生硫酸盐和铵盐新催化法助硫酸雾排放达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李晓岩    时间:2017-06-27





  在烟气排放企业看来,“2+26”城市即将执行的特别排放限值硫酸雾5mg/m3几乎无法实现。 而中国化工报记者6月5日从四川大学获得的消息为破解这一难题找到了技术路径。


  “我们开发的新催化法脱硫技术在脱硫过程中不产生硫酸盐、铵盐,在硫酸雾达标排放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技术。 ”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尹华强教授表示。


  据记者了解, 特别排放限值提出的二氧化硫指标, 目前的脱硫技术基本都能达到, 但还有一项指标是硫酸雾, 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是5mg/m3,目前普遍采用的湿法脱硫技术连30mg/m3 都很难达到。


  新型催化法脱硫技术是四川大学历时30年开发的一种新的烟气脱硫技术。 该技术的工艺流程为: 待处理烟气首先由风机送入预处理系统进行除尘、调质,使烟气的温度、尘浓度、水分、氧浓度等指标满足脱硫工艺要求,然后进入脱硫塔脱硫, 烟气中的SO2、O2、H2O分子被催化剂捕捉并生成硫酸, 通过床层后的烟气直接达标排放, 整个过程中不会生成硫酸盐、铵盐。


  “催化是该技术的核心,传统的催化技术要实现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活性温度不低于350℃,且二氧化硫浓度要在3%以上, 不适用于烟气的工况。 ”尹华强教授说。新型催化法烟气脱硫技术解决了低温低浓度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的难题, 开发的非钒系催化剂起燃温度低, 可在烟气排放温度(60℃~200℃)下直接脱硫,同时还可回收硫资源, 且不牺牲烟气的余热资源。


  该技术的工程化工作由四川大学与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目前已在硫酸、有色冶炼、 焦化等行业建成多套装置。 新型催化法脱硫装置除在二氧化硫深度净化方面优势突出, 其在硫酸雾达标排放上的效果也已得到验证。 2016年9月,在湖北大生化工有限公司测得的处理后硫酸尾气酸雾值低于9mg/m3;2017年5月23日,在渝钛白公司测得的处理后硫酸尾气酸雾值为3.26mg/m3, 硫酸雾脱除达90%以上。 该技术在焦化行业的效果更为明显,2016年金马能源公司测得的处理后焦炉烟道气酸雾值低于1mg/m3,趋于零排放.


  链接


  环保部2016年3月颁布硫酸雾检测新标准, 构成硫酸雾指标的主要包括三氧化硫、硫酸液滴、硫酸盐等,其中硫酸盐对雾霾PM2.5的贡献最大。湿法脱硫技术普遍存在可溶性硫酸盐随烟气排放的问题,如不采取特殊措施酸雾很难达标排放;而氨法脱硫技术不仅同样存在硫酸盐问题,氨排放也可能是加重雾霾的原因之一。根据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的调查,新检测方法下硫酸行业硫酸雾排放普遍超过100mg/m3,其中硫酸盐占80%以上。


 


  转自:中国化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硫酸行业产销格局改变 冶炼酸崛起工业用酸增多

    2016年行业运行保持基本平稳,产品结构继续向冶炼酸转移。近几年,随着有色金属冶炼尤其是铜冶炼产能的不断扩张,冶炼酸的产量逐年增长,势头迅猛。
    2017-06-17
  • 上半年全球硫酸供应依然偏紧

    市场人士近日指出,整体来看,2018年全球硫酸市场供应不会重演2017年的紧张局面,因为相关冶炼厂不会像去年那样进行密集地检修。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上半年全球硫酸市场供应仍将保持紧张局面,尤其是一季度硫酸现货供应仍...
    2018-01-19
  • 缓解过剩压力眼光向外 硫酸出口量猛增近十倍

    6月6日,记者从在成都召开的2018年硫酸行业年会上获悉,2017年我国累计出口硫酸69 3万吨,同比增加近十倍。
    2018-06-09
  • 中石化硫酸烷基化技术成功首秀

    日前,记者了解到,产自石家庄炼化的异辛烷6月22日顺利出厂,标志着中国石化异辛烷产品正式走向市场。截至7月6日,异辛烷已出厂3100吨。
    2018-07-1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