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让红旗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复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 吴晔    时间:2017-09-11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2017年9月9日,吉林长春,中国一汽总部三层会议室,坐满了心系红旗复兴、摩拳擦掌随时投入“战斗”的一汽高层和员工代表。

  在“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员工代表受到表彰。(新华网李江 摄)

  在这里,热烈进行的是“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工作总结会。这不是一个念材料、表决心、形式大于内容的“务虚会”,而是一个“我为红旗献一计”,简短高效的“实干会”。上至80余岁白发苍苍的老一汽人,下至生气勃勃的90后、甚至是00后,在这里激动、满怀期待地分享着他们的“复兴大计”。

  仅仅两周的时间,2万多名员工围绕红旗品牌、产品、体系、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复兴建议54724项;35153名员工通过网络渠道参与问卷调查,提出对红旗品牌的认知评价和发展期望建议……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新华网李江 摄)

  “我们的大讨论,除了凝聚人心,更带来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把红旗复兴作为一汽重振自主,重塑一汽在汽车产业第一品牌,第一汽车的位置的关键的一步。我们的大讨论,点燃了中国一汽每一个同志复兴红旗的责任和梦想。”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满怀信心地说。

  在东北这块土地上,开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中国一汽,在今天,踏上了新的征程。

  为什么要复兴红旗?

  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作为礼遇外宾的礼宾车,作为普通民众曾经可望不可及的最高级中国车,“红旗”在国人心中,没有任何其他品牌能代替它的位置,饱含了深深的民族情怀,更寄托着大国崛起的夙愿。

  而对于一汽人,“一汽的红旗和解放这两个品牌,是国家给的,是一汽的命根子,是一汽人的财富,是我们的骄傲。这两个牌子不仅不能丢,更不能砸,还要发扬光大。”81岁的谷旭照老人在他给徐留平董事长的4000字长信中动情地写道。

  徐留平为谷旭照颁发证书(新华网李江 摄)

  然而,正是因为历史上,红旗的这种特殊性,这种不计成本、不追求利润,投入巨大,而销量少、规模小,无利润,发展到了如今的步履维艰。

  “我们曾有过辉煌和遥遥领先,但是也面临了今天的痛和伤感,以及无论是一汽人还是社会各界,有‘哀其不争’的一种伤感。”徐留平说。

  此外,红旗的复兴还承担着另一重产业使命、国家使命。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连续8年全球第一。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我国自主轿车产品和技术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中高级乘用车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严重制约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开发高水平、高溢价能力的高端乘用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汽车强国目标的关键。

  承载了几代一汽人不懈追求的红旗,作为新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品牌,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时刻,凝结着中华崛起的时代精神,具备扛起中国汽车奔向世界顶级水平大旗的条件、实力和勇气。

  “复兴红旗品牌,是众心所归。”

  如何复兴?

  虽然一汽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但是复兴红旗又谈何容易?

  纵观汽车产业100多年的历史,许多品牌被历史长河淘汰掉,即使是剩下的品牌,也经历了多次的洗礼。而要打造高档的品牌更是难上加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振兴红旗只有想好才能干好。为此,一汽充分发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光荣传统,掀起了一次全员参与的 “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红旗的造型古板,用户定位不清晰。现在或许就是红旗重新定位的好时机。走年轻奢华和尊贵奢华的路线。”来自一汽-大众的90后青年代表刘丽姝在总结会上直言红旗的定位问题。

  一汽轿车技术部的张博则从品牌、产品和营销多个层面,系统阐述红旗的提升之路。

  像刘丽姝、张博这样的建议还有许多。建言的思路富有开创性的,很多直面的问题是深层次的。

  一汽轿车技术部张博(新华网李江 摄)

  据统计,自8月21日至9月1日,一汽各级党政工团组织召开座谈会1211场,2万多名员工围绕红旗品牌、产品、体系、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同时开展的“我为红旗复兴献一计”活动,参与人员54120人次,提出建议54724项;35153名员工通过网络渠道参与问卷调查,提出对红旗品牌的认知评价和发展期望建议;共征集到红旗产品标识及文化标识作品114件,征集到红旗传播用语1295条。

  这次大讨论激发了员工内心深处的荣誉感、使命感和精气神,极大增强了广大一汽员工的凝聚力。

  员工代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新华网李江 摄)

  因标识设计出众而获奖的员工张笑寒坦言,之前曾经因为对发展现状的失望,萌生过辞职的念头,而如今,满身涌动的是积极往前冲的干劲。

  徐留平曾经说:“红旗只有在一汽每个人心中发芽,才能在中国发芽,才能在世界上做出辉煌。”

  如今,复兴红旗的信念在一汽已经深入人心。

  红旗的未来

  一场大讨论,点燃了一汽人心中的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局。

  但是,要想抓住未来3至5年的发展“窗口期”,抢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制高点,红旗需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急迫感迅速行动。

  为了汇集更多的智慧,徐留平除了积极调动一汽人的积极性,还给他朋友圈的一些朋友发微信,征集有关红旗发展的观点。

  “昨晚就睡了两个小时,夜不能寐。汇集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会发现,有不少看法是矛盾、相左的,但是没有关系,所有的问题越辩越明。”徐留平说。

  对于红旗的未来发展,徐留平也已然有了明晰的想法。

  徐留平观看“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成果展。(新华网李江 摄)

  他提出要尽快明确红旗品牌的精神、标识和内涵。过去的红旗,具象的东西相对弱,边界不是很清晰。如今,红旗要用中国式的方式表现历史感、尊贵感和时代感,可定义为“中国式新豪华”。

  在此定位下,红旗未来用户瞄准怀有情怀、怀有精英和专业主义的中国式消费群体,简称“中国式的新精英专业情怀人士”。

  强化红旗的尊贵和豪华,离不开打造至尊、极致体验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用具象的产品,尊贵极致的服务,来把我们一汽人对红旗这种理解和消费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这是一个制造者与消费者、以及和时代感、和新的科技融合、水乳交融的过程。”徐留平说。

  为了重塑口碑,打造高品质的红旗是必然路径。就在不久前,一汽红旗已经召开了产品质量誓师大会,要让红旗质量的标准和体系,按照高档、豪华、尊贵、极致理念设计,要让产品的定义、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体系贯彻到这四点当中。

  对此,徐留平也立下了时间表,“要在最可能短的时间内,半年、一年,要让红旗的口碑得到完全的扭转。”

  “要让一流的人来复兴红旗。红旗能不能尽快复兴,能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工作来体现。”徐留平要求所有参与红旗的领导干部和职工,要按照未来定义的新豪华主义来确立思想、行为、专业和能力、行动。包括着装、发型甚至是指甲也要精心修好。“如果做不好这些,肯定做不好一个极致、梦幻的,尊贵、优秀的产品。”

  最后,徐留平决心要集一汽集团全力,来打造红旗品牌、产品和服务。既然红旗已经成为一汽重塑形象,走向新的复兴之路的关键,“集团总部就和红旗的喜怒哀乐,成长和繁荣完完全全的绑在一起,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分子公司在运营红旗。”

  徐留平绘就了红旗未来发展的图谱。

  焕然一新 中国一汽动起来

  “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除了汇集集体和群众智慧,带给一汽更深刻的影响是,整个企业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自8月2日,徐留平履新以来,外界就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不过,令外界吃惊的是,他的动作比外界预期的更快、更有力。徐留平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作风正在影响和带动着一汽回归初心,以创业时期的干劲,争分夺秒,加快发展的步伐。

  一汽广大干部员工主动开启了“白加黑”“7—11”工作模式,职能部门带头利用双休日调研市场、走访用户;一线员工干劲十足,技术人员摩拳擦掌,退休人员发挥余热。

  9月1日,一汽召开了专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集团领导班子带头查找自身在亲力亲为、敢于担当、落地见效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统一思想和行动,明确目标和任务,以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争分夺秒的工作效率扑下身子狠抓工作落实。

  一汽红旗分公司开展全面提升质量活动。集团领导班子每周组织召开质量提升专题会,确保改善项目落实到位。

  即将上市的红旗H5(新华网李江 摄)

  在徐留平对一汽轿车提出发展要求后,一汽轿车迅速行动起来,紧跟市场节奏,把脉消费者需求,抓基础、抓执行、抓本质,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产品研发、质量保证、生产管理抓起,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同时在品牌营销、客户管理、渠道建设等方面也回归基础动作,快速反应、快速对应,确保在最短时间有效解决问题。

  “不但所有的工作要以天为流程,而且凡事都必须有节点,安排的工作没有说明节点的必须当天完成。一汽现在真的是动起来了。我们必须要跑步解放思想,跟上发展的节奏。”一位一汽内部人士说。

  一个月的时间,一汽人的思想在不断的解放,深刻变革的伟大行动已然开始。一汽人蕴藏于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那种不甘落后、永不言败、勇夺第一的爱国情怀和价值追求再次爆发。

  “相信红旗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复兴。”徐留平的这句话,既是一种决心,也是一种希望。

  以红旗复兴为重要起点和关键,中国一汽开启重振自主,打造中国汽车业第一品牌、世界金字招牌的征程。而这征程上,我们看到了强大的力量和无尽的希望。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