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拒绝环保督察背后的真问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5-23





  国家环保督察遭遇某些地方企业的“软磨硬抗”。报载,京津冀“2+26”城市空气质量强化督察启动一个多月来,不仅发现的环境问题始终居高不下,且执法过程中环保执法人员遭遇了各种阻挠。有的企业非法扣留环保督察组人员,有的公然抢夺执法证,有的企业则拒不开门接受核查……
 
  京津冀是我国大气污染排放的重点整治地区,环保部近年对该地区进行了多轮巡查和强化督察。而且,根据《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国家还成立了中央环保督察组,负责对省级党委政府的环保工作进行督察。多重压力下,环保督察的法律威严不言而喻。但就在这种背景下,仍有企业敢顶风作案,不仅依然故我非法排污,还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或拒绝环保督察,这确实耐人寻味。
 
  近年环境形势的恶化令生态治理的迫切性愈益显现,在有些地区,环保更被地方政府视为“重中之重”,屡屡掀起环保“风暴”。然而,运动式整治的背后,实效究竟如何,是否真正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污染排放源头,却值得拷问。这从环保部近日通报的情况或可管窥一斑。如环保部23个督察组曾在一天中检查327家企业,发现24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74%。而在5月份前半月的督察中,23个督察组共检查4328家企业,发现3016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69.7%。
 
  若非环保部督察组一竿子捅到底式的细致巡查,这些企业的污染问题能否被暴露,实难预料。在近年的环境治理中,常出现如此怪象,即一些污染企业若让地方自查就平安无事,报上去的整治名单中也无这些企业大名,而上级暗访或来查,就被曝出问题。这究竟是污染企业买通了地方监管机构,还是因地方政府出于利益考量,监管时睁一眼闭一眼?确实值得深究。无论如何,它至少表明一些地方政府对“散乱污”企业排查不细、整治力度不够。尤其是某些纳税大户,更享受着地方政府的礼遇,由环境监管对象变为“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机构常常很难染指。
 
  或正由于有了或明或暗的地方“保护伞”,某些企业才敢于对上级部门的检查阳奉阴违,甚至公然违抗。这种现象也一再被现实所验证。如有的企业一遇环保检查便提早有人通风报信,或暂停排污,或开启污染处理装置,而风声过后,又一切照旧。
 
  说到底,一个地方的企业污染治理不力,看似企业的问题,但背后往往是环境监管的缺位,是地方政府治理的不到位或有意无意的纵容,有的甚至可能隐藏着权钱交易的权力腐败。
 
  正是鉴于以往监管体制的弊端,近年我国环保监管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如环保机构的垂直化管理,监管处罚权的上收,以及成立中央环境督察组等等。这些改革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孰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环保监管的变革很快遭遇新挑战,连环保部派出的督察组都面临着诸种“软磨硬抗”。这一方面暴露出点对点检查的局限性,以点带面式的改变如无地方政府的主动作为、大力整改,那么,单靠上级部门的巡查和督察,不仅影响有限亦可能沦为新的“猫鼠游戏”。
 
  因此,对那些阻碍以及拒绝环境检查的企业,固然要严厉查处,决不姑息,但更要追责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失察失职,双管齐下,方能令环保督察达致效果最大化。


  转自:金羊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