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 或改写传统能源版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06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了解到,日前我国科学家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这是我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专家认为,地热资源已成为新能源中的佼佼者,而干热岩又是其中最具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的清洁能源。

  首次发现236℃高品质干热岩

  干热岩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这种新兴地热能源,温度在150℃以上,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强化石油开采等等。

  这次在青海共和盆地,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地质选址、高温钻井、深孔高温高压测温等关键技术,在成功施工的五眼干热岩勘探孔中,均钻获干热岩体。

  科研人员称,这五口井在打到2000多米的时候都接触到了干热岩,在3705米时获取了236℃的干热岩。不仅取得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突破,而且按照国际品质标准找到了高品质的干热岩。

  同时,科研人员还采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放射性调查等综合技术手段圈定干热岩有利勘探区18处,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千米。

  全国可采量达17万亿吨标准煤

  传统水热型的地热如果过量开采会出现水位下降,或者资源枯竭的情况,而干热岩资源稳定、均匀,来自于地球内部的供热,无处不在,是极富潜力的潜在资源。

  根据初步测算,地壳中3到10千米深处干热岩所蕴含的能量极其可观,相当于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所蕴藏能量的数十倍。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的干热岩资源量与美国的约在同一数量级。经过初步评价,全国陆域干热岩资源量为856万亿吨标准煤,根据国际标准,以其2%作为可采资源,全国陆域干热岩可采资源量达17万亿吨标准煤。

  综合分析研究地质构造、侵入岩体分布等地质条件,科研人员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等地区圈定了数处干热岩勘查有利区。

  专家表示,东南沿海地区、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和青藏高原地区是干热岩将来勘察开发有潜力的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南部,资源量巨大且温度最高。

  应用前景广阔亟待技术进步

  干热岩能源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高效低碳清洁能源,科研人员解释,主要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其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氮硫氧化物等污染物,不会出现其他环境问题,也不受到过多的环境因素影响。


  近期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地热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将有力促进干热岩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专家表示,如实现技术突破,规模化开发利用干热岩,将有效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干热岩发电技术不受季节、气候制约,发电的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
 

  实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多个国家一直在进行着干热岩的开发利用试验研究,目前国际上美、英、澳等国已建立了多处开发利用试验研究基地。美国已经初步在某些地区进行了干热岩的实验性发电。总体来看,干热岩的开发特别是商业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北京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煤改气”工程

    为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今年北京市计划投资85亿元,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煤改气”工程,项目数量达351个,为近几年工程量的5倍以上。
    2017-04-10
  • 新能源补贴清算结果出炉 50款车型补贴被削减或取消

    新能源补贴清算结果出炉 50款车型补贴被削减或取消

    2016年,根据中汽协的统计,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50 7万辆,但企业申报数和专家组核定推广数均不到10万,原因之一是未达到《关于开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2017-05-23
  • 连点成线,能源互联网优化升级

    连点成线,能源互联网优化升级

     目前,我国正处于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基于广阔的、有前景的合作空间和平台所建立的能源发展目标具有切实意义。而“一带一路”恰好是具备一切资质的能源发展合作平台。也源于此,能源是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
    2017-05-23
  • 跨国石油公司积极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

    跨国石油公司积极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

    在能源结构过渡阶段,跨国石油公司认为既要发展传统油气能源,提高当前的竞争能力和绩效;又要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地发展新能源,为未来的能源竞争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前布局。
    2017-05-2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