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被落幕:若非监管及时,货币体系将受冲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20





  金融观察
 
  不同于以往金融骗局,虚拟币一旦泛滥,任何人都可造币,不仅会冲垮中国现有金融体系,更会颠覆几乎所有主权货币。
 
  随着9月14日下午,监管层对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下定论“全部关停,并于近期退出市场”后,比特币中国率先停止所有交易业务,9月16日,火币网、OKcoin币行随之跟进。至此,比特币在国内市场的交易渠道几乎被封死。
 
  如今的市场寒意,与年初的比特币火热相去未远,彼时中国平台的比特币交易量曾占到全球交易量的90%以上。
 
  事实上,此次封死国内比特币交易渠道,源于8月以来的ICO市场火爆。而ICO的野蛮生长,却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金融骗局,其根本区别在于——人民币的货币主权受到了威胁,倘若货币系统不稳,受到威胁的将是整个金融系统。
 
  叫停根源:人民币主权受威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虚拟币未经政府背书,就不能称为“虚拟货币”,只能称为“虚拟代币”。
 
  不同以往,此次监管层的行动意味着其真正认识到了虚拟代币泛滥的严重性。2013年以前,监管措辞相对温和,其底线仅在于不承认虚拟币是货币,但仍可作为商品存在。但近期的节奏却发生了变化:首先是ICO被叫停,代币平台随后停止交易、叫停人民币交易,直至所有相关交易一概停止。
 
  坦白而言,监管及平台的系列动作并非偶然,此次虚拟代币对中国金融系统的直接危害在于转移资产。
 
  事实上,近年来国人海外购房热潮频频上演就暗藏疑问: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之下不可自由兑换,即人民币换汇之后不能对外进行投资、更不能用于海外购置资产,几百亿购房款额又是如何可能?虚拟代币为此提供了可能。不少玩家在国内购买代币后,立刻转向境外兑换外币,就可在当地购房。倘若虚拟币在国内泛滥,国内财富即刻就可被转移。
 
  不过,除了转移资产,此次叫停的根本原因,在于虚拟代币已对人民币货币主权产生威胁。
 
  若非监管及时,货币体系将受冲击
 
  根本而言,此次代币风波骗局与以往金融骗局的性质完全不同。比如泛亚,利用所谓“贵金属交易”非法集资几百亿,相当于中小型庞氏骗局;至于善心会则是传销,虽然造成几百亿骗款,但涉事人群有限,与ICO泛滥有着本质区别:后者的泛滥将是对货币发行权的颠覆。
 
  所谓ICO源自股票市场IPO的概念,即指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项目投资人以所持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币,兑换项目发起人发出的币种。
 
  不过,虚拟币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其所依托的区块链技术本质为“开放式源代码”。四五个金融和IT从业者一个晚上就能做出一个虚拟币种。
 
  目前,已有上千种代币。倘若ICO泛滥开来,任何人都以此造币发行虚拟币,不排除会有几万种乃至几百万种币种出现。伴随如此庞多币种而来的会是什么?恶性通胀。
 
  在没有政府背书的情况下,虚拟代币最多只是商品。由于ICO市场泛滥,将会产生无限的山寨币(即便比特币有上限,代币的产生是无上限的,所以并没有用),由此势必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加之没有政府背书,代币价值只能靠个人信任维持。由于大众容易跟风,更易恐慌,虚拟币具有无限通胀特性,价格一天内涨跌几十倍,将成常态。
 
  不仅如此,资本逐利会产生吸金效应。数百倍的利润吸引着大量玩家将资金投入其中,此前不乏玩家卖房炒作代币,一夜获利近千万。高额利润驱使下,倘若玩家将证券市场中的资金取出尽数投入代币市场,金融体系崩塌在所难免。
 
  不同于以往金融骗局,此次虚拟代币恰恰触碰了金融体系的根基——货币。若非监管及时出手,一旦衍生出各种眼花缭乱的金融产品,不仅会冲垮中国现有金融体系,同时会迅速泛滥、颠覆几乎所有主权货币。非但是人民币具有的证券等金融市场,其他国家也会跟进,这将从根本上摧毁金融体系。
 
  货币发行权一旦旁落,金融安全则是一纸空谈。
 
  金融创新“真伪之辨”:能否支持实体
 
  虽然久遭诟病,但仍不乏声音称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等为“金融创新”。那么,“真创新”与“伪创新”究竟应如何界别?
 
  答案非常简单。金融的原始初衷就是资本的血库,目的是给实体提供支持。所以判别金融创新真伪只需两点:
 
  其一,它对实体经济是否有利。如果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就是真创新,否则就是骗局。其二,所有金融骗局都有一个特点——只能靠价格差异来获利,这也是庞氏骗局最大特点,唯有靠不断资金涌入才能维持游戏进行,一旦后续资金断裂,系统将难以为继。
 
  不同于“伪创新”,真正的金融创新能够把蛋糕做大,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这也恰恰是投机和投资的区别:比如打麻将,四个人一人一百块,总共就四百块,你赢了意味着我输了,没有创造和生产。但投资不同,无论是开饭店还是开工厂,投资一百万,会创造出几百万的价值。
 
  回到此次风波,需要注意,区块链技术与比特币并不相同。区块链概念作为一种技术创新,在1991年就曾被StuartHaber和W.ScottStornetta作为“分布式记账”体系提出。但比特币不同,其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款应用,并未实现对财富的创造和生产。
 
  事实上,比特币、虚拟代币、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以及ICO并不能混为一谈。若以曾经的郁金香泡沫对标,比特币好似郁金香,虚拟代币、ICO则是郁金香疯癫,而郁金香泡沫破灭后发展起来的期货市场,则是健康的区块链技术市场及政府背书的数字货币。
 
  从这个角度看,泡沫破裂后,政府背书下发展的数字货币也将成未来大势,至于其他未经背书的虚拟代币,最多只是商品,终不可能成为货币。
 
  口述对象:陈思进,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资深顾问、央视《华尔街》学术顾问


  转自:新京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