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智造”留足用地空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9-01





  为“中国智造”留足用地空间--从深圳市宝安区划定“工业控制线”说起
 
  造得出圆珠笔,却造不出圆珠;有的是加工厂,挣的却多是代工费。当下,我国制造业体量虽大,但在有些领域困境也多。
 
  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被全世界所熟知的常常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智造”。另一方面,土地等资源、资本要素脱实向虚”趋势明显,制造业企业融资难、负担重,转型升级步履维艰。
 
  如何以用地助力中国制造业向“中国智造”转型?
 
  得改革开发风气之先的深圳特区又一次走在了前面。从2016年起,深圳市在宝安区设立“工业控制线”,为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工业产业升级划定了工业用地底线,也就是必须要供给的土地数量。
 
  深圳宝安,一度被誉为“世界工厂”。近年来,宝安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希冀从传统的代工制造业大区转变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高端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大区。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引导,各园区发展良莠不齐;再加上高地价助推高房价、高房租,“旧改”(旧厂房)项目中“工改商”“工改居”项目反而占了更大的比重,导致新兴制造业企业对土地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旧改”未能实现预期,宝安只好另谋他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城市规划中的“红线蓝线”,为工业用地划定了底线、引导线。其中,红线为底,蓝线作引导。以“两线”为基准,宝安划定不少于7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控制区,区内严格限制用地功能转换。
 
  以制度促保护,宝安向外界释放了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坚强决心。从供给侧角度对工业用地进行保护,帮助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与房地产开发、金融业“抢”时间、“抢”空间,不让制造业发展困囿于用地不足之上,宝安的做法的确值得同类地区借鉴。
 
  同时,划定出工业用地控制区,也能够促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这也契合了国务院对于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思路。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进一步部署了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要求,在示范区内从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土地供应等方面探索新突破。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政府“有形之手”拉一把、送一程,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留出足够的用地空间,或许就有更多的制造业企业能“干出名堂”,世界舞台上或许就能展现出更多的“中国智造”。(本报记者 肖颖)
 


  转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