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巨舰产业链虹吸效应初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21





中集智谷园区总建筑面积逾50万平方米。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少宏)一家央企巨头来莞运营产业园区,一年多下来把整个产业链都吸引过来。8月18日,位于松山湖的中集智谷产业园对外透露,凭借中集集团在产业领域的虹吸效应等优势,截至目前,中集智谷已成功引进中集集装箱总部等40家多优质企业,其中包括PCB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进驻,在东莞众多产业园区逐渐形成独特优势。
 

  搭建国际化产业孵化体系
 

  作为中集集团布局东莞的首个产业园区,中集智谷园区总建筑面积逾50万平方米,其中产业园区约33万平方米,配套住宅18平方米,一共分三期开发。基于企业“苗圃孵化、加速发展、上市培育”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园区规划布局大企业定制总部、中小企业花园独栋总部、多层/中高层研发办公楼、配套住宅及商业配套区等,打造企业全方位成长空间。预计2020年全部落成后,将引进500家科技企业,高端人才15000人,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目前我们一期项目进驻率已经达到98%以上,二期工程已经全面竣工并开放,随着周边华为终端、散裂中子源等项目将陆续投入使用,越来越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项目和团队慕名而来,希望落户园区发展。”
 

  中集智谷总经理陈平表示,中集智谷产业园是中集集团斥资180亿元在东莞打造的四大产业基地之一,立意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示范园区。一期工程自2015年底投入运营以来,中集智谷已成功引进了中集集装箱总部、钢研海德、迈威科技、迈科锂电等40多家优质企业。从行业划分,目前已入园的企业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行业为主,涵盖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等其他行业。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在某些行业领域已经形成了产业链进驻的良好生态体系,比如PCB产业,目前包括PCB培训设计、PCB研发制造、PCB检测等产业链环节都有企业进驻园区。”
 

  陈平透露,2016年至2017年,中集智谷先后拿下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两块“国字号”牌匾,在企业孵化、产业集聚方面获得国家层面认可;此外,中集智谷还成为广东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并在海外成立了中集英国创新中心,搭建起国际化的产业孵化创新对接体系。
 

  产业人办园区有独特优势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中集集团拥有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物流服务、空港设备、产城发展八大业务板块。旗下有300余家成员企业、海外实体企业3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超过1000家,全球范围内长期客户超过10000家。
 

  这些央企巨舰所集合的众多资源和优势,给中集智谷园区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介绍,中集集装箱总部、钢研海德等不少园区企业,便来自中集集团产业链上下游,在他们看来,进驻中集智谷可以更好对接中集集团在“市场、技术、金融”等方面的优势服务。在中集智谷内部人员看来,这是中集集团作为产业人办产业园区所形成的独特优势所在。
 

  迈威科技是从深圳搬迁进驻中集智谷园区的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为华为、海思、比亚迪、法雷奥等国内外百余家高端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其企业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择从深圳搬迁进驻中集智谷园区,主要看中园区生态规划及创新运营服务能力,而且在这里办公运营成本比深圳低得多,同时共享中集集团全球客户资源价值网。”
 

  在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秘书长王理宗看来,中集智谷坐拥松山湖这块发展宝地,且紧邻龙大高速出口,随着华为终端等优质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深莞之间的创新要素流动将全面加速,中集智谷应该进一步发展依靠中集集团这一央企巨舰的优势,继续深挖园区发展与中集集团内外围创新链条的联系,带动更多优质创新项目和团队来到东莞,成为深莞创新融合的探路先锋。


  转自:南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