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混改提速:9家试点方案基本批复 军工有望成核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何晓晴    时间:2017-08-18





  央企混改提速 军工有望成试点核心领域
 

  8月17日,受中国联通(600050.SH)混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刺激,A股央企混改概念股除停牌外全天均有不错的涨幅。其中,中国核建(601611.SH)、\*ST佳电(000922.SZ)早盘均快速封至涨停板,直至终盘。
 

  早在今年4月13日,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3月启动了第二批10家混改试点工作,近期第二批混改试点将批复。另外,第三批试点已在遴选中。
 

  对此,乔格理投资董事长牛晓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第二批10家试点企业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确定,其中9家企业已正式上报试点方案,拟近期批复实施,预计年内将取得阶段性进展。
 

  重阳投资分析师庄达认为,2015年国务院文件首次明确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领域进行混改试点,而目前批复的19家央企已显示混改还在进一步深化。
 

  牛晓涛预计,下一步军工领域混改将成为央企混改大主题下的重头戏。因为国防军工领域是央企上市公司中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的板块,也是央企改革的重点领域。
 

  首批九家试点方案基本批复
 

  当天盘后,富利投资高级分析师王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截至目前,首批混改九家试点方案已基本批复,正在指导试点企业有序实施。其中,除联通集团外,已确定的企业还有中船集团、东航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核建集团等5家央企。
 

  今年4月,核建集团旗下的中核新能源公司完成增资扩股,成为核建集团混改试点单位中率先完成战略投资人引入工作的企业。
 

  牛晓涛称,在首批9家央企混改试点企业中,除了核建集团,联通集团混改方案也大局已定。
 

  庄达表示,此前,东航集团旗下的东航物流已完成首个央企混改尝试,并在上市公司层面引入达美航空和携程作为战略投资者。同样,中国国航(601111.SH)的母公司中航集团也正在着手启动航空货运物流混改。
 

  今年6月,东航集团旗下东航物流混改方案正式落地。而且,东航集团还放弃了对东航物流的绝对控股权。
 

  相比之下,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正处于混改的不同阶段,方案尚未出炉。
 

  王勖认为,作为混改试点中唯一一家A+H股公司,中国联通混改方案的正式出台意味着混改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将对其他混改项目起到示范作用。
 

  在庄达看来,本轮混改方案的特点,体现在试点范围广、模式多样化、力度大等特点。如果这些央企能够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员工持股或者股权激励形成市场化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并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那么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军工混改或有大动作
 

  此外,王勖还预计,下一步,军工领域混改将可能成为央企混改大主题下的重头戏。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军工领域为七大重点改革行业之一,而随着今年初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军工领域混改在今年也或将有大动作。
 

  现阶段,军民融合项目比较受到市场的关注,其中“民参军”项目即为很多投资机构所看好。
 

  二级市场自今年六月以来,以长春一东(600148.SH)、航天电子(600879.SH)为代表的军工领域的混改概念股表现强势。特别是长春一东期间最大涨幅几近翻倍。
 

  牛晓涛表示,从军工领域混改进展来看,中国兵装已制订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初步方案,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印发《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试行)》,中船重工集团、航天科技、中国电科等也在积极推进混改工作。
 

  其中,中船重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分别包括中电广通(600764.SH)、久之洋(300516.SZ)、中国动力(600482.SH)。
 

  截至目前,八大军工集团中有 7 家已制定 2017 年混改初步方案,提升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成了主旋律。
 

  具体来看,兵器、船舶军民融合领域力度较大、开发机会较多,航天系也将逐步开启军品市场化试运行。
 

  华商基金一位研究员认为,考虑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国企重要领域实质性改革步伐将大于2016年,下半年或将成为军工国企混改的集中实施阶段,而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政策也可能将有实质性进展。
 

  此外,王勖表示,接下来,除了军工,油气领域将可能成为第三批混改的重点项目,同时,改革试点范围或不局限于央企,地方企业也将纳入混改试点范围,进一步提高混改领域覆盖面。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