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港口生产回稳向好 增速实现再扩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7





  2017年上半年,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国内各项宏观政策和世界经济复苏拉动的共同作用下,上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运行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向好的态势,多项宏观经济指标都趋于改善。上半年,GDP同比增长6.9%,比去年同期增长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CPI同比上涨1.4%,第二季度与第一季度保持一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额增长15%,进口额增长25.7%,较去年同期增幅明显;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上半年,国内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达62.5亿吨,同比增长7.5%,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3个百分点,与2016年全年3.5%的增速相比,增速实现再扩张(2015年增速最低,仅为2.4%),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增速分别为7.7%和7.6%,沿海和内河港口分别完成货物吞吐量43.1亿吨、19.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7.4%、8.1%。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外部需求回暖升温、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进出口量的持续增加。
 
  1、内河港口快速发展
 
  上半年,内河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吨,同比增长8.1%,较去年同期增加4.7个百分点;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3.1亿吨,增长7.4%,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5个百分点。内河与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长持续向好。随着我国大力扶持江海联运发展,内河港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同时,港口吞吐量排名变化较大。上半年,国内吞吐量排名前20的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达40.7亿吨,同比增长7%,占上半年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总和的65.1%。前20大港口中,河北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9%,达2.82亿吨,超过广州港及天津港,首次跻身中国第四大港口,且是前10大港口中增速最快的港口;河北秦皇岛港更是同比激增37.7%,完成货物吞吐量1.21亿吨,排名跳升6位至第14位。河北以上两个港口无疑成为今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的两匹黑马。
 
  就具体港口而言,今年上半年宁波舟山港主动适应全球航运新联盟组建等市场新变化,积极应对航线撤并带来的影响,与各大船公司强化合作,不断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全球总航线净增3条,升至236条,其中远洋干线114条,近洋支线70条,内支线20条,内贸线32条,该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超5亿吨,继续位居中国第一大港口;上海港摆脱去年负增长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同比增6.7%,稳居中国货物吞吐量排名第二大港口。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海生产类码头外迁,内河码头转型升级,2017年1—6月上海内河港口继续延续此前负增长的趋势,尤其今年上半年出现31.7%的跌幅;而天津港受煤炭汽运受到限制的影响,该港口原货量部分转移至附近的唐山港及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同比下跌6.3%,且为今年上半年中大型港口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港口。
 
  2、集装箱吞吐量增幅明显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63.8万TEU,同比增长8.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6.3个百分点,实现2012年以来的最好增速。虽然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较快,但区域分化依旧明显。长三角地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上半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分别为9.8%和14.6%。珠三角地区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达11.9%;受广州港分流作用,深圳港增速只有3.8%。环渤海地区的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分别为1.8%、2.2%、1.1%。考虑到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出口外向型企业集中,发达的腹地经济为港口货源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港口吞吐量强势增长,而环渤海地区港口仍持续低速增长。随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加紧与中远海运集团等船东公司的合作,预计未来箱量将会有新的突破。
 
  从沿海、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来看,2017年上半年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好于沿海港口。上半年,我国沿海港口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166.9万TEU,同比增长7.8%;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97万TEU,同比增长17.3%。1—5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共完成外贸集装箱5819.2万TEU,同比增长8.1%;内贸集装箱吞吐量达3616.8万TEU,同比增长9.6%。随着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运输网络逐步完善,港口装卸能力提高,多式联运加快发展,推动了内河港口集装箱箱量的快速增长。各项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持续地显现,对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回稳向好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从各航线货量来看,2017年1—5月份外贸内支线货量增幅明显,成为推动集装箱增速上升的主要原因。国际航线中,受美国经济持续回暖的影响,美线箱量摆脱一季度负增长颓势,1—5月份增速由负转正,为0.5%;随着欧洲经济整体复苏,拉动了欧线箱量的增长,增幅达10.1%。上半年,受去年韩线低基数的影响,中韩航线箱量增幅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3个百分点。新加坡航线在1—5月份箱量增幅一般,仅为3.4%。此外,香港、日本、台湾等近海航线增速较去年同期都有明显的提升。
 
  3、大宗能源货物进口量大涨
 
  今年以来,我国主要流域来水偏枯,截至6月上旬,全国重点水电厂蓄能值同比下降27.2%,水电出力持续较大幅度负增长,导致电煤消耗增加。同时,受去年下半年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使得煤炭供给骤减,国内煤炭价格快速上行,进口煤炭价格优势凸显,进口煤炭需求量随之增加。2017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长13.4%至95707.1万吨。其中,秦皇岛港煤炭吞吐量增幅达到了39.2%至6428.1万吨;唐山港煤炭吞吐量5385.9万吨,同比增幅为24.3%。
 
  现阶段钢材市场继续强势,建筑钢材利润丰厚,钢厂盈利水平较高,为原材料市场走强奠定了基础。在钢铁去产能、取缔“地条钢”的不断推进下,铁矿石价格出现上涨。经分析,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是市场供需基本面因素推动的,随着下游钢铁市场回暖、钢铁现货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意愿增强,拉动上游铁矿石需求量上升;国内焦炭价格持续上涨、环保限产政策等因素,也推动了高品位铁矿石价格上涨。此外,由于进口矿石品位较高,使用进口铁矿石炼钢比使用中国本土的铁矿炼钢经济效益更好,进一步拉动铁矿石的进口量。2017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港口铁矿石吞吐量达75602.7万吨,同比增长4.2%。其中日照港完成铁矿石吞吐量5764.4万吨,同比增长8.6%;宁波舟山港完成铁矿石吞吐量10330.7万吨,同比增长14.4%。
 
  进入2017年以来国际油价基本上呈现震荡走势,WTI油价由年初的53美元/桶,上升到上半年末的50.35美元/桶,国际油价基本上在45—55美元之间运行。国际原油市场多空消息频出、OPEC减产渐渐失去效力,导致国际油价走势主线不清晰,上半年原油市场基本上处于高位宽幅震荡走势。国内产量的减少,亦提振了进口需求。仅在6月,中国就进口了3611万吨原油,继一季度之后,中国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石油买家。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原油吞吐量达到23641.6万吨,同比增长10.3%,远高于去年同期的6.4%。其中,青岛港原油吞吐量为3525.8万吨,同比增长20.5%。(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提供,本报略有删改)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