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布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时间:2011-12-19





不久前,沃尔沃汽车公司和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分别在上海和广州启动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和验证实验项目,之前,宝马迷你电动汽车已在北京和深圳启动实路测试。迹象表明,跨国公司已开始急不可待地试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了。

  电动汽车在全球刚起步

  按照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的说法,目前电动汽车包括三种实现途径,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从世界范围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市销售的只有比亚迪F3DM双模轿车,电动模式下可行驶100公里,油电混合模式可行驶400公里。丰田汽车日前在江苏常熟开工兴建的研发中心,研发重点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目前有数十辆样车在国内进行检测。

  增程式电动汽车目前上市的只有通用汽车公司研制的沃蓝达,在美国已卖出上万辆。

  走在纯电动汽车最前沿的是日产汽车,日产研制的聆风电动汽车已在全球销出数万辆。但是聆风的续航里程只有150公里左右。上月刚刚上市的比亚迪e6先行者续航里程可达300公里,是目前续航里程最长的纯电动汽车。但由于价格不菲,市场反应冷淡。

  有分析认为,短期内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有可能成为市场主流。因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能够解决目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以及纯电动汽车成本太高的问题。

  中国重视发展电动汽车

  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面对扑面而来的汽车社会,发展电动汽车,推动汽车领域的节能减排,不仅关系到国家石油安全、能源安全,也是减轻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国家在公交领域、公用领域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并给以大量财政补贴。目前,全国有25个城市成为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

  为了推动电动汽车进入家庭,从去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深圳、杭州、合肥、长春5个城市后追加了北京开展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补贴试点。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消费者,每辆车最多可以补贴5万元,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最多可以补贴6万元。试点城市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还追加了补贴额度。

  这一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拿到国家补贴的消费者寥寥无几。并不是消费者不动心,而是国内可提供的电动汽车产品有限。在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电动汽车还存在着充电难,不敢出远门等问题。

  欧阳明高认为,随着油价不断升高,以及电动汽车产品日益丰富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动汽车必将在未来几年大批量进入中国家庭。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商机巨大。

  试水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对新华社记者说,跨国公司电动汽车纷纷试水中国市场,是为了了解中国路况和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实际需求,从而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最终目的是抢占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宝马迷你电动汽车实路测试项目是中德两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第一个科研合作项目。沃尔沃和本田电动汽车合作项目,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宝马中国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许智俊表示,在中国进行迷你电动汽车实路测试,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相关标准的制定,都具有积极意义。

  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认为,通过这一示范项目,可以充分了解在中国路况和中国消费者特有驾驶习惯影响下沃尔沃C30电动车的性能表现,将新能源动力有效转化为符合中国消费者驾乘体验下的量产应用。

  本田技研执行董事、电动车验证实验项目负责人横田千年介绍说,这一验证实验计划,将验证“最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以及为普及电动车所需的“最佳充电基础设施”。随着本田电动车验证实验启动,广汽本田有望在2012年投产电动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参与了宝马的实路测试项目。黄永和认为,中汽中心通过与宝马公司密切合作,为我国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收集数据。外国品牌电动车中国试水,可以促进中国电动车标准的加快制定。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或将连续第三年蝉联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也将会成为电动汽车的最大市场。为了争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跨国汽车巨头们纷纷布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实路测试、验证实验、示范运行只是第一步。

  日产聆风已经在武汉、广州进行初步测试。并考虑在东风日产自主品牌轿车启辰上采用聆风相关技术,启辰电动车将成为中国版的聆风。

  通用汽车今年底将以原装进口方式向中国引进增程式电动汽车沃蓝达。丰田计划2013年向中国引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今年年底前,奥迪将在中国开始A1和A3两款电动车的路试。2015年开始,一汽-大众将逐步国产奥迪全系电动车型。

  跨国车企大兵压境,增加了自主品牌车企的紧迫感。比亚迪、吉利、长城、奇瑞等企业正在积极研发自己的电动汽车,与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同台竞争。这一竞争态势,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国电动汽车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张毅)

来源:新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