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松辽大地一片青葱,农业生产形势喜人。
——吉林省玉米平均保苗率达94%,比上年增加7个百分点;
——水稻秧苗素质总体良好,长势与常年水平相当;
——大豆播期和出苗情况正常,当前长势与常年基本相当;
一言以蔽之,全省农作物出苗和长势好于去年,实现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
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成果,这是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部署的成果,这是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应对严重春旱,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各项抗旱保春播措施落实的成果。
备春耕期间,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9个春耕生产指导服务组,分三个阶段深入各市(州)开展春耕指导服务。先后印发《关于做好春季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吉林省2019年玉米抗旱保苗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组织专家深入基层,解决春耕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克服困难,有效保障了春耕生产顺利开展。
今年,全省各地着重强化要素保障,春耕生产有条不紊推进。
在资金方面,春耕前74.6亿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兑现到户,各地积极引导农民尽快销售粮食变现,保证了备耕生产的资金需求。
在农资方面,今年农作物种子质优量足,价格平稳。化肥价格有涨有跌,但货源充足。农药、农膜整体平稳。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稳步推进,满足农民春耕生产购机需要;160万套机具在春耕前全部完成检修,为抢抓农时、完成春播做好了全面准备。最值得一提的是农资打假。农业、畜牧部门联合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突出重点品种、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有效整治制售假劣农资产品的行为,进一步净化了农资市场。据了解,全省先后共出动执法人员98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00余辆次,检查企业门店1.29万余个次,整顿市场1600余个次,入户倒查2900余户,检查各类种子品种400余个次,扦取检测种子样品4345份,清理虚假宣传单等1335份,查处案件48起,目前结案8起,没收违法所得及收缴罚金45.83万元,没收涉案种子1.78万公斤、假农药142件共2吨。
全力抗旱保春播。去冬今春,吉林省降水明显偏少,中西部地区土壤缺墒严重。据省墒情监测中心监测,5月中旬受旱最严重时全省土壤缺墒面积达到2429万亩。为应对春旱影响,全省上下积极落实抗旱措施。全力开展机械抢墒播种。通过调度,全省玉米机播水平已达到93%,中部玉米主产区墒情适宜区域充分发挥机械优势,玉米播种进度比去年快3天左右。全力开展抗旱播种。各地提前维修维护抗旱水源井和提水设备,清理灌溉渠道,做好抗旱水源保障,以白城、松原、农安、双辽、梨树西北部和公主岭西北部等地为重点区域,全力开展抗旱播种,全省实施抗旱播种面积2615万亩,其中,“坐水种”1548万亩,播前灌320万亩,播后灌747万亩。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全省各地新增免耕播种机1993台,实施免耕播种面积1333万亩。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春播期间,气象部门加强监测,准确预报,多次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省共开展飞机增雨作业25架次,累计飞行82小时,地面作业发射火箭弹2249枚,共计增加降水约11亿立方米。特别是5月17日后两次明显降雨过程,对今年实现春播保出苗起到决定性作用。5月10日左右全省基本完成玉米播种,5月底水稻插秧基本完成。在适播期内全面完成春耕播种任务,为确保全年粮食丰产奠定较好基础。
为确保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备春耕期间,各地加大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解读,加快各项补贴政策落实,积极开展市场信息服务,稳定农民收益预期,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总的趋势是,高产作物面积有所增加,为稳定粮食产量奠定了基础。
着力推进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落实。围绕绿色、高质、高效三大目标,全省积极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工作。重点落实1000万亩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任务、7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试点任务、1460万亩机械深松整地作业任务,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实现测土配方施肥主要粮食作物全覆盖,落实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试点、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和水稻性信息素诱控等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技术示范推广面积300万亩以上。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对全省农民和农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去冬今春,全省共举办培训班1.39万期,培训经营主体、大户、基层技术人员及农民114.4万人。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积极应对春旱影响,抗旱保全苗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但后期粮食生产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全省和各地必须继续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强化病虫害监测与防控,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立足抗灾夺丰收。(张力军)
转自:吉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