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固本稳粮仓——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突破800亿斤探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1-13





  开局之年仓廪足。2021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创历史新高,达到8581.95万亩,同比增加59.2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807.84亿斤,同比增加47.24亿斤,净增量居全国第二位,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五位;粮食单产941.3斤/亩,比上年增加48.7斤/亩,超过全国平均单产水平21.6%。


  粮食增产的背后,是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作出的“吉林作为粮食主产省,要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等重要指示精神,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围绕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夺取粮食生产大丰收。


  以夯实产能为“根基”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在梨树县白山乡达利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个储粮仓装满了金黄的玉米。“2021年,玉米产量特别好,棒大、轴细,平均公顷产量达2.6万斤左右,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合作社理事长董雅丽高兴地对记者说,好农艺、好农机、好植保,加上好种子,有了科技傍身,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产量都有了保障。


  春华秋实,粮丰仓满。2021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立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狠抓政策落实、科技支撑和防灾减灾,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高位推动早谋划。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景俊海书记、韩俊省长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加强粮食生产30条措施,召开了全省粮食生产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对粮食生产和备春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021年年初以来,向各市(州)、县(市、区)政府下达粮食生产目标,粮食播种面积8581.95万亩,比2020年增加59.28万亩,超过国家下达吉林省任务31.95万亩,为粮食产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区),开展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等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示范推广,优选农业主推技术49项、主导品种115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100%,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通过制定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制定应对措施,分区包片,实行常态化包保服务。进一步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做好粘虫、蝗虫、稻瘟病等病虫害监测防控,有效控制粮食损失,实现“虫口夺粮”。


  以农机化为切口 贯通“梨树模式”推广


  在提升粮食产量的同时,吉林省在黑土地保护方面也持续加大力度。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吉林省一直把保护性耕作作为黑土地保护的首推重大技术,持续推动“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在全省得到快速发展。


  2019年以来,吉林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每年新增1000万亩以上,实现“三连增”“三跨越”。2021年,全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2875万亩,实施面积占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计划面积的40%以上,面积稳居全国首位。农安、长岭、双辽等15个基础较好的县市开展整县推进,实施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双辽市基本实现全覆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推行保护性耕作,农机是重点。为调动农户购机积极性,吉林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加大保护性耕作所需机具补贴力度,对保护性耕作机具实行敞开补贴的同时,优化补贴分档,提高补贴标准,保障资金需求。2021年,新增免耕播种机6000多台,保有量达3.5万台。此外,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标准由每亩25元逐步提升到40元,农户一公顷地就可以得到600元,作业积极性越来越高。


  为实现保护性耕作作业监测全省统一管理,吉林省启动了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目前,全省已安装电子终端监测设备2.1万套,监测面积达1700万亩左右,占计划面积的60%。另一方面,为壮大作业队伍,吉林省专门扶持合作社,投入1亿元建设了80家农机合作社。目前,全省共建设了735个全程机械化合作社,30个粮食主产县乡镇覆盖率达72.1%。新建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主力军。


  据了解,今年吉林省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预计实施面积突破3000万亩,力争达到3200万亩。在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上,吉林省将持续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计划到2025年,实施面积达4000万亩,占适宜耕地面积的70%。届时,保护性耕作将成为吉林省适宜区域农业主流耕作技术。


  以科技为支点 撬动黑土粮仓会战


  为了保护好黑土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3月29日,吉林省与中科院签署《“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共同组织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进一步加强黑土地保护科技支撑。


  依托强大科研优势,吉林省创新平台建设,打通创新成果研发、转化、应用链条,着力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东北黑土地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目前,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组织机构与核心团队组建,纳入中科院首批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组序列,省工程研究中心开始建设。


  此外,吉林省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建科技攻关团队。目前,中省直科研机构联合设立并启动100个项目课题,基本涵盖机理研究、耕地质量修复、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机装备研发等关键领域。


  1年来,吉林省建设了长春、四平、白城3个万亩级核心示范基地,同步推进30个千亩级辐射示范基地,形成梯次跟进的示范推广体系。实施“百千万”引领提升行动,培育扶持100个以上社会化服务组织、1000个示范样板村、10000个新型经营主体和一批示范户。


  2021年,梨树示范基地进行“梨树模式”的优化集成,玉米产量达到亩产1077公斤,创造东北地区高产记录。在西部示范推广盐碱地治理等相关技术近20万亩,重度盐碱地水田亩产417公斤,增产近7倍,轻度盐碱地亩产625公斤/亩,达到高产田水平。(闫虹瑾 冯超)


  转自:吉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吉林率先实行高效植保机械作业补助

    为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补齐高效植保机械化短板,近日,吉林省农委、财政厅联合印发了《高效植保机械化实用技术推广作业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
    2017-08-31
  • 吉林榆树:黑土地上的备耕“三变”

    再过不到一个月,曾多次摘得全国产粮“冠军县”的吉林省榆树市就要迎来最繁忙的春耕季节。记者近日在榆树的部分农村地区走访时发现,高效灌溉模式、高标准农田和订单化种植,让不少农民和“新农人”告别了以往备耕时节的焦虑。
    2019-04-11
  • 跑赢“最后一公里”--看吉林省农业科技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落地,离不开基层农技站、高校以及新型经营主的深度参与和推动,只有调动多方力量,才能真正让农技“长腿”,在田间落地生根。
    2019-04-12
  • 2019年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力争达到70万亩以上

    2019年吉林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力争达到70万亩以上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等多方面功能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省政府已将该技术列为农业五大主推技术,并纳入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内容。
    2019-06-1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