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酒、橙皮丁、橙皮丝、脐橙饼等,从皮到果,小小柑橘被“吃干榨尽”;向茶叶“挖潜”,将提取物用于日用品生产,开发出牙膏、洗发水等衍生产品;米汁、米线、方便米饭、米饭伴侣等,桥米深加工系列产品亮相……在近日举行的湖北省农博会上,湖北十大农业产业链集体亮相,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10万余市民疯狂“打卡”万余种美食,荆楚味道走俏。
湖北农业有着丰厚的“家底”,一项项全国排名成绩突出。数据显示,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许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如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油料产量居全国第二,茶叶产量居全国第四,水稻、柑橘、生猪居全国第五,蔬菜产量居全国第六,鲜蛋、蜂蜜、食用菌、小龙虾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但一项项第一背后,是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尴尬,这也一直是困扰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痼疾”。
聚焦这一突出问题,在今年4月举行的湖北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上,湖北提出,重点打造茶叶、优质稻等10大重点农业全产业链。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即由7位省领导领衔,负责10条重点产业链生产建设的全过程。
除了7位“链长”,还有7位院士挂帅,围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现代种业、菜籽油、柑橘、道地药材等十大重点产业链,成立专家团队和工作专班来进行强链、补链。
“链长制”成效如何?11月22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召开的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工作推进座谈会上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农业招商引资签约金额达到1175亿元,同比增长98.5%。今年推荐国家级龙头企业20家,省级龙头企业新增125家。十大重点产业链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针对难点痛点,“链长制”已绘制出了清晰的“施工路线图”。据《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部署,针对“龙头不强”,湖北实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坚持引进头部企业与培育本土企业“两条腿”走路,扶持壮大若干产业链龙头企业,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到2025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数量达到6000家,带动湖北省75%以上的农户。
针对“品牌不亮”,湖北将建立完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管理标准体系,制定一批产品质量标准,培育一批品牌企业,形成一批品牌产品,建立一套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要以品牌统领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围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分层分类推进品牌整合,构建规范、清晰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体系,建立健全区域公用品牌使用规范和进出机制。
针对“融合不深”,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集群和产业带,打造一批以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村、强镇、强县。要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到2025年,打造5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300个休闲农业重点园区和10个重点县。
“当前,湖北‘三农’加快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湖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吴祖云表示,将抢抓十大重点产业链建设的重大机遇,持之以恒推进全域大招商、龙头大整合、品牌大宣传、科技大创新、要素大保障,推动农业走出去和重点企业上市,同时,调动市县和牵头部门工作积极性,形成十大重点产业链竞相绽放、相互比拼的工作格局,朝着实现农业强省的目标阔步前行。(关喜艳、张隽)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