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津沽大地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370万亩秋粮进入收获季,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粮总产量将达到170多万吨。小站稻面积达到100万亩,稻渔立体种养面积达到50万亩,每亩增收可达600元以上。河水清澈,绿树红花,街道整洁,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全市10个涉农区的村庄越来越美。天津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累累硕果,一幅产业兴、村民富、环境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 粮食获得大丰收
连日来,在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田野里,多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玉米机收作业,看着金黄的玉米,农户们喜不自禁,满脸欢喜……
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郭云峰介绍,今年370多万亩秋粮获得丰收,靠的是中央“三农”好政策。今年天津市对粮食生产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种粮补贴及时发放,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农技部门提供良种,下乡指导,帮助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为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宁河区东棘坨镇稻田里,稻穗正由绿变黄,一片醉人的丰收美景。今年承包了7000亩稻田的种稻大户张首富说,再过一小段时间,水稻就要进入收获期,从目前长势来看,丰收已成定局,亩产量有望达到850公斤,这要感谢党的惠农好政策,感谢小站稻振兴计划,感谢育种专家和农技人员的大力帮助。
小农户种粮水平低,丰收难保障。天津市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进一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武清区黄花店镇八里桥村民黄汝福说,家里人口少,种粮有困难,产量低,现在由村委会统一组织托管耕种后,省心、省力,还高产。
为搞好托管服务,市财政对粮食作物生产给予托管服务补助,鼓励小农户将生产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统一实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良好。与此同时,天津市积极兴建高标准农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得到落实。今年,天津市夏粮、秋粮面积累计达到550万亩,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天津市的粮食生产任务。
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 农民腰包鼓了
金秋时节,在宁河区七里海镇任凤村8000亩小站稻田内,一只只肥美的螃蟹在水中爬行,稻农们正忙着捕捞上市销售。
七里海河蟹养殖大户杜乃合笑着说:“今年稻田蟹长得好,最大单体重250克,亩产量15公斤以上。优质小站稻也即将进入收获期,亩产量可达到700公斤以上,稻蟹立体种养,稻香、蟹肥、赚钱,多增收。”
市农业农村委稻渔项目负责人高一力介绍,为支持稻渔综合种养,市财政对示范基地项目给予补助,每亩最高补助200元。今年,建设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6万亩,辐射带动面积50万亩。
在武清区南蔡村镇粜粮务村“天民果蔬”基地里,甘蔗和西瓜套种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采摘。丰收美景,甜醉了农户们,每亩收益达到1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天民介绍,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我们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积极引进甘蔗和西瓜套种,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口感番茄、白色草莓、“小兔拔拔”萝卜等优质品种种植,亩效益翻几番。
据市农业农村委相关部门介绍,天津市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型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质粮菜果等产业,提高亩效益,成效显著。同时,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庄等业态得到蓬勃发展,蓟州区郭家沟村依靠发展农家旅游产业,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万元。
村庄像花园 村民笑开颜
红绿相间的专业环保塑胶篮球场、笼式足球场、大舞台、美丽的手绘文化墙、标准的垃圾分类系统……金秋时节,走进蓟州区东施古镇韩家筏村,村庄美得令人沉醉。
韩家筏村是生猪养殖专业村,有30多个养猪户。曾经的村庄猪圈临街,夏天全村臭气熏天,苍蝇、蚊子都能撞脸上,是当地有名的脏乱差村。这些年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旧貌变新颜。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韩德新介绍,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好政策,村里铺设生活污水管道,推倒旱厕建水厕,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把养猪户迁到村外养殖小区,硬化街道,栽种树木,净化坑塘……一系列措施让村庄变得干净、美丽。
据市农业农村委相关部门介绍,天津市大力实施美丽村庄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效显著,建成1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现状保留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累计改造提升农村户厕62.8万座、农村公厕4303座,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陈忠权 吴迪)
转自:天津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