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锑行业下行压力依旧较大


作者:刘洪吉 杨薛玲 夏振荣    时间:2014-11-03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月度景气指数, 2014年9月,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指数为56.9,继续维持在“正常”区间;监测结果显示,有色金属产业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出现回落迹象。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锡锑工业运行态势,同中经有色金属产业景气月度指数走势基本一致,行业运行主要表现为产量平稳增长、价格持续下滑、市场供过于求等几个特征。
  

  前三季度锡锑工业情况综述

  锡产品产量平稳增长,1~8月,锡精矿产量6.4万吨,同比增长14.1%;精锡产量11.6万吨,同比增长15.8%。受市场需求低迷影响,锑生产企业采取以销定产方式安排生产计划,部分锑企业停产或减产,锑精矿产量出现小幅下降。2014年1-8月锑精矿产量8.0万吨,同比下降2.9%;锑品产量16.9万吨,同比小幅增长4.5%。

  2014年1-3季度,国内现货市场锡价整体跟随外盘,但表现偏弱,市场成交清淡,订单数量仍然较少。受此影响,前三季度国内现货市场锡价震荡下行,均价约为13.91万元/吨,同比下降4.9%,降幅较上半年有所收窄。1-3季度国内2#锑锭均价为5.70万元/吨,同比下降13.3%。锑价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需求减少而供应充足,供需基本面得不到支撑。

  1~3季度,锡方面,供应量同比有所提升。除江西省部分冶炼厂因环保问题出现开工延迟外,云南、广西等重点省区的主要锡企业生产保持稳定。但下游焊料企业开工率普遍较低,消费持续低迷。锑方面,前三季度锑价下滑导致国内中小型冶炼企业停产或减产,开工率不高,但大型企业仍维持正常生产。国内锑主要应用领域需求不旺,加之国外新增冶炼产能上马的影响,产品出口压力增大。因此,未来锑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仍将延续。
  

  四季度趋势分析和研判
  

  今年四季度,需求端表现仍是影响锡锑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持续低迷的下游需求使锡锑价格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加之环保部门大力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环境保护部出台了《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生产企业的环保成本在逐步加大。生产成本对锡锑价格形成的底部支撑,使下行空间不会过大。结合中经有色金属产业先行指数变化情况,预计四季度国内现货市场锡价整体仍将跟随伦锡,均价约为14.0万元/吨左右。锑价下行压力明显高于三季度,预计四季度国内锑锭均价在5.5万元/吨左右。

  今后一段时期,影响锡锑行业走势的因素主要有消费需求、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等三个方面:

  一是拓宽应用领域。阻燃剂、铅蓄电池合金以及塑料稳定剂等是锑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阻燃剂最为重要,占比达到5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锑在阻燃领域的市场份额出现萎缩,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被磷系阻燃剂和无机矿物阻燃剂等无卤类阻燃剂所替代;二是国内部分产品没有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添加阻燃剂。无卤阻燃剂和卤系阻燃剂具有不同的性能、优缺点以及应用领域,应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卤系阻燃剂,让不同类型的阻燃剂均衡、协调发展。同时,要推进阻燃立法和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或修订,进一步拓宽锑在阻燃领域中的应用。锡锑都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只有构建上游有资源保障、下游有消费支撑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才能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二是升级技术工艺以及装备水平。目前,锡行业的技术工艺水平相对较高,先进企业已经采用奥斯迈特熔炼技术,在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装备自动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锑行业技术工艺以及主体装备发展相对滞后,仍然采用鼓风炉—反射炉传统冶炼工艺,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产业面临的转型升级任务十分紧迫。近期,锑行业内的骨干企业已经开始进行技术攻关,开发富氧熔炼技术,破解长期束缚行业发展的低浓度二氧化硫污染等技术难题,锑行业的技术工艺水平有望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锡期货上市。锡期货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锡作为重要的稀有金属品种之一,不仅具有基本的商品属性,而且被市场赋予衍生的金融属性,可以成为投资替代品和融资工具。我国的锡金属在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在国际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长期实践来看,我国对锡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却明显偏弱,未能获得国际产业分工的合理利益。当前,我国的锡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出锡期货交易品种,一是有利于发现公允价格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锡价格形成机制;二是有利于提供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和资本拓宽渠道,使金融产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和产融深度融合,为包括锡在内的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刘洪吉 杨薛玲 夏振荣)

来源: 中国有色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